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通过定期的财务报告反映的。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定期主要报告包括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主要是从中计算整理出各种财务指标,或再将这些指标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就同类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应用的指标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计算整理出的全部指标中的一部分;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理、财务人员等),他们一般将企业看做一个系统,在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我们通常把企业外部分析者对于企业某一方面财务状况的分析称为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成为综合分析。目前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即杜邦财务分析和沃尔财务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体系
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体系是指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管理会计报告等提供的资料,分析财务报表,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设计出一套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合适的评价处理方法,通过分析、整理,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是决定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根本因素,它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营运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体现。由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基本组成部分,各种财务活动,各项财务指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单独评价或分析任何一项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反映、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故有必要将公司财务活动看作是一个大系统,对系统内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上市公司的某项财务指标从某个侧面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部分显示财务活动的变动,一项财务指标难以反映综合财务变动状况。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就是要选取一系列能综合反映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即财务比率)来进行综合评价。
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及分析
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由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再加上会计准则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选择会计方法的自由,使得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虽然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审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恰当性,他们的工作只是为报表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分析的方法介绍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二)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理智的决策。它可以评价某项投资在各年之间收益的变化,也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决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术也不同。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及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