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营能力分析
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运用、循环程度的大小,用来衡量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营运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资产周转速度,资产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营运能力分析包括一下几个方面: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率)。
2017年 2018年 同行业平均水平
2018年 2017年 同行业平均水平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16.39 13.6 13.12
存货周转率(次) 6.99 6.5 5.43
总资产周转率(次) 1.3 1.31 1.21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用来评价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大小,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比率越高,周转性越强,管理效率也越高,这样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资金的变现能力,但是比率过高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2017年周转率为13.6,2018年为16.39,而同行业平均水平为13.12,周转速度变化不大,周转率都高于其平均水平,说明美的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比较重视。
②、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反映一个企业的销售能力。存货周转率越高,则变现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金占用水平越低,能够反映出企业在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工作水平,通过对其分析可以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美的2017年存货周转率为6.5,2018年为6.99,同行业平均水平为5.43,存货周转率升高,这一年由于家电下乡政策,农村需求产品增多,美的有大量存货是为了更好的实行政策,相对于同行业来说存货流动性较好。
三、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完善和改进
(一)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完善
通过对美的集团2017年和2018年财务报表还有标准比率和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与同行业相比来说都排在前列,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但是企业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美的集团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收益必须进行负债经营,通过负债扩大生产并且提高其资产运营管理能力。近两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家电扶持政策也逐渐消退,家电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调整期,但总体来说需求还是会增加。美的拥有健康的财务结构和明显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规模高速扩张,表明公司抓住了中国电器市场的发展,把握住机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该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均属良好,比较安全,具有较强的获现能力,而且美的是处于增长期。美的在经营中各品牌价值都有了较大增长,平均品牌价值增长24%,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的同时,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利润表中可看出。有较为完善的自身产业结构,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也较高。这从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长率可以看出。
(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改进
但同时,公司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预收账款近年来不太稳定,虽然公司调整了集资结构,筹资成本随之降低,但风险增加,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不稳定,但是近几年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说明利用效率降低,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过多,设备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公司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降低,资产有效利用程度降低,公司通过负债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企业失去投资机会的可能性很较大等问题有待解决。
为此,美的应该制定一定的措施去适应和应对新的市场环境。首先美的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创新管理是一个新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高端产品的研究创新,核心技术得到发展,才能扩大品牌效应,进行真正的经营转型,稳步前进。公司应该提升其财务预测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只有有了好的领导者,才能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给公司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增强行业竞争力,因此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拥有一支善于国际化经营的团队。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薄弱,应该加强资金风险管理。
总之在未来的发展中美的公司能否在家电行业保持优势或者继续扩大优势,既取决于国际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市场变化与走势,又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策略。现在公司总体趋势较好,未来仍会有较强的进一步发展潜力。
四、总结
总之,上市公司以财务报表为例,来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细致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分析,找出上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投资人或潜在投资人,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从不同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为各自的目的作出一系列决策。
参考文献
[1]基于突变理论模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J]. 朱兆珍,郝喜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04)
[2]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 陈卓珺.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6)
[3]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聚类分析——基于MATLAB的不同财务指标实证研究[J]. 刘宏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刘泽荣,方芳. 财会通讯. 2017(03)
[5]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分析与评价[J]. 甄国红,睢忠林. 财会通讯. 2016(06)
[6]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J]. 谢赞春. 财会研究.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