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小企业会计准则》共10章90条,分为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外币业务、财务报表及附则,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则具体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及编制说明等相关内容,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性要求。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有下列特点:
①取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采用直接转销法处理小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②核算内容上体现了简单化的原则,如:
(1)小企业(批发业、零售业)购买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不计入所购商品成本;
(2)长期待摊费用中不再包含开办费,开办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③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不同
比如《小企业会计准则》增设“短期投资”科目替代《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增设“长期债券投资”科目替代《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④财务报表的编制有所不同
比如《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利润表的最终指标为“净利润”,而不是《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综合收益总额”。
2004年6月,我国财政部颁布《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表明财政部早就意识到小企业会计的核算特点有别于大中型企业。自此,小企业会计不再缺少具体的实施标准。
但是,由于该制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适用范围定位模糊、执行环境欠佳等多种不利因素,在成本核算和财务报告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为更好地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财政部2011年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取代实施八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小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其有序发展提供了健康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
其不仅可以优化小企业的发展模式,还可以提高小企业的竞争力。
小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大多数是税务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税务部门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税收的决策,银行主要通过的是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信贷决策。税务部门希望最大限度地消除《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银行希望小企业能够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提供财务报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基本能够满足税收征管部门和银行信贷部门的信息需求。
虽然《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不同,但两者只有相互衔接,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准则在企业发展中的政策效应。如果小企业出现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不可能发生交易事项,我们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比如,小企业今后若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或者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连续3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小企业由于长期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往往没有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及其薄弱。
其次,小企业中的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普遍偏低,有的小企业甚至连会计机构都没有,只是请代账公司做一个应付税务部门检查的账簿。
此外,有些小企业的所有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不被淘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重视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忽视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为会计数据只是为了敷衍有关部门检查的摆设。
因此,有些小企业往往会因为转换成本导致的利益受损而拒不执行该准则,而且有些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出于从业行为惯性,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会计准则。
由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数量庞大,而小企业会计人员流动性更强,财政部门对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往往只是体现在后续教育形式上的培训,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实质性管理却很少,从而有可能造成小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会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此外,税务机关、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和机构也往往只是基于自己的立场去关注财务报表的部分数据,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联动性不强。
4.建议与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现代企业管理一种工具,是建立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的,也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小企业要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就需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加强对企业内部监督和控制,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拥有经验丰富和专业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是小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的重要因素。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给会计人员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机会。
小企业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有赖于政府的支持。财政部门要加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力度,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教育培训和相关的职业考试挂钩,解决小企业专业会计人员缺乏的问题。 就要对小企业的发展大力扶持,在政策上放宽监管,缓解中小企业对外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以此完善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体系。 同时还要鼓励小企业建立创新机制,努力研发新产品,提供产品的技术含量,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的税收政策。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小企业必定会有效增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栋.浅谈《小企业会计准则》施行对小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会计师,2013(1)
[2]梁勇.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与国际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6)
[3]李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
[4]李桂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基于小微企业[J].现代商业,2012(10)
[5]杜闽军.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16)
[6]包海英.英国《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月刊,2003,(5):39-40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国际会计准则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0]马祥山:试论新.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会计,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