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五)
能适应管理需要,缺乏高质量的会计软件。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提供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向企业全面管理方向过渡。同事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要加强软件自身的更新和完善,使得会计软件能够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选择开发出适应企业需要的会计软件。
2.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保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控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应由相关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六)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1.人员管理制度
是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
2.操作管理制度
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代码设计标准、管理制度及内部制度。
3.数据制度
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
4.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规定各职能及各成员的责任制。
四、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和将来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推广时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的购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筹措及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其中会计电算化人才匮乏是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的实施计划。在会计实践中,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固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职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精益求精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同时,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规范化,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效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只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敢于改革,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