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消除我国转型前重复征税因素,降低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设备投资和扩大需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产品品质、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转型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因不再包含购置时的进项税额而相对降低,从而致使企业在有效使用年限内相应折旧额减少,推动企业盈利水平提升,进项税额抵扣当期销项税额,使企业应交税费减少,减少货币资金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提供更稳健的资本结构。所以,增值税转型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保持一种稳健的财务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资产结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原值后续计量,存货以及资产内部结构的变化。
如某小型甲企业购入机器一台,价值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假设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其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33%.
在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甲企业在购入机器设备时不允许抵扣增值税,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11.7万元。在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里,每年的折旧额为1.17万元。该笔费用可以冲减利润,即每年可以使甲企业少缴所得税1.17×33%=0.386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0.386×6.1446(年金现值系数)=2.3724万元。
随着机器设备的使用,它的价值转移到产品当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形成销项税额,这部分销项税额虽然不是甲企业负担而是由甲企业产品的购买方负担,但税务机关确实对该机器设备重复计征了增值税。总的看来,甲企业购买机器设备实际上缴的税款为增值税1.7万元,折旧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2.3724万元。
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甲企业在购入机器设备时的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10万元。在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里,每年的折旧额为1万元。该折旧额每年可以使甲企业少缴所得税1×33%=0.33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0.33×6.1446(年金现值系数)=2.0277万元。由于在购入时增值税已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对于甲企业来讲,它没有负担增值税,折旧额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2.0277万元。
(二)对负债结构的影响
当企业因自有资金不足而采用贷款方式进行投资时,企业的借款及利息支出会明显增加。此外,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的抵扣,应交税费项目会出现下降。
对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的影响。在消费型的增值税下,企业会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会以贷款支持投资,如果企业向银行贷款,则会使企业“长期借款”,“应付利息”项目余额增加,企业的借款及利息支出可能明显增加而导致负债率上升。由此可见,在消费型增值税下,单项固定资产投资占用的资金会相应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将会加大,并且负债经营程度随之增长。
(三)对资产负债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
1、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增值税转型后对企业偿债能力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偿债能力上。短期偿债能力就是用于衡量流动资产可以在当前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进项税额能全部抵扣的情况下,全部抵扣的进项税额使得缴纳税金的现金流出减少、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不变,流动比率增加;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的情况下,不能抵扣部分造成流动负债减少,得以抵扣的部分使得缴纳税金的现金流出减少、流动资产增加,流动比率增加。
可见增值税转型后,不论是否能够完全抵扣,都可以使流动比率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对营运能力的影响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增值税转型后对营运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影响上,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在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入账金额比转型前固定资产入账金额减少,使得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上升,周转速度加快,使整个企业的营运能力增强。
3、资产运营指标的变化
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资产运营的重要指标。假设企业年销售收入为9500万元,固定资产周转率=净销售(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周转率转型前45.11,转型后52.78,45.11<52.78,固定资产周转率较大,固定资产运营效率越高,总资产周转率=净销售(营业)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转型前0.93,转型后0.933,0.93<0.933 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越大,资产的运营效率越高。
由此可证,在资源即定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后较增值税转型前,同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均较增值税转型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好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和确定利率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一家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越高,其偿债压力就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低,银行的贷款就越有保障。就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不畅通,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相当于给企业相当于进项税额的补贴,节约相当于进项税额的营运资金;另一方面改善企业财务状况、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偿债能力、资本运营能力,为企业在困难时期从外部融资,提供更可行的财务数据。
(四)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减少企业的增值税支出和以应交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支出;同时,由于增值税转型从而降低新增固定资产每期提取的折旧额,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不考虑企业因增加固定设备而提高的生产力,提升产品产销量,在企业销售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成本,管理费用,主营税金及附加的减少,必将等额增加企业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增加额为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以A企业为例对企业的利润表比较分析如下。
表1 单位:万元
项目 增值税转型前 增值税转型后 差额(后-前)
主营业务收入 9500 9500 0
主营业务成本 7125 7121.6 -3.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