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不清、信息失真特别是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距胜远。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有物无账”或是“有账无物”,财务资产核算中表现为不清晰,账面只反映资产总值,不按照资产性质、类别设置明细科目,或者只记载金额不记载实物数量,甚至漏记、漏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大量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现代化田径操场等,但经常会出现建筑物实际已投入使用几年,财务上仍然未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的现象,从而导致固定资产不能按时入账。因此,单位会计也就无法准确反映资产数量的多少,难以核算资产价值的增减。
2.多年来,学校一直执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规定固定资产不能提取折旧,账面价值是单位按购买时的实际入账价值。一些资产虽然有效使用期限未满,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随着这些设备的经济性的贬值,已逐渐丧失其实际使用价值,但在单位的资产账户中仍然以其原价值反映,从而造成单位资产价值的严重不实。例如,学校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购置的一些教学仪器、电脑、语音设备等多数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而不再使用,但其帐面价值仍然很高,严重背离实际情况。
(二)闲置浪费、效率低下
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运营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很多单位普遍存在。长期以来,国家对学校的投入主要为财政拨款,学校占有并使用国有资产却无须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资产的购建权、使用权和处置权长期分散在各单位手中。由于可以无偿占有、使用国有资产,各单位总是想方设法多向财政要资金,尽量多占用国有资产,很少考滤本单位实际需求与使用成本以及最终效益。最为典型的就是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盲目购置、重复购置。如近年来学校都将多媒体教学引如课堂,适当的安装一部分多媒体设备也确实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目前财政资金对教育投入依旧紧张,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再权衡其高昂运行维护成本和最终效益,个别学校是否有必要在每个教室都装一套多媒体设备也就值得商榷了。
(三)配置不均、占有失衡
造成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的原因也就是各单位对办公资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管理不科学,使用行为约束力软弱。各级事业单位之间往往会出现国有资产占用量差距较大,同级单位不同部门之间也会有资源配置不均使用不公苦乐失衡的问题。有些单位资产占用过剩、闲置浪费;有些单位资产占有不足,只得不断向上级申请经费购买。上级部门在分配经费时,由于缺乏合理、统一的配置标准或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靠的是“长官意志”,资源分配的结果难以准确的反映各单位的实际需要。具体到基础教育,就是教育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配备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原本就由于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等,一些城市、发达地区的重点学校往往集中了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校舍维护、教学仪器设备等更新速度较快,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广大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无论是教学楼还是教学仪器、教学设备与前者相比较都可以说是相当落后甚至是简陋,但是从实际的经费投入情况前者依然优先后者,所得的投入往往更多、更好,甚至于前者更新淘汰下来的设备都远先进于后者的在用设备,从而进一步的损害了教育原本应有公平性和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管理不善、流失严重
一些学校对资产管理职能弱化,资产的浪费与流失情况严重。有的学校只有固定资产总账而没有明细账或是即使建立了明细账也形同虚设;有的学校没有建立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和定期的财产清查制度。导致资产的丢失毁损现象严重;账卡、账物、账账难以相符;没有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进行处理,随意报废或是变卖,不经主管部门批准随意处置,有的甚至固定资产报废也不做核销处理。除此以外,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还包括:
1.“非转经”所导致的资产流失。部分学校在前几年大办实体和第三产业过程中,把国有资产无偿划拨集体使用,既不缴纳资产占有费,又不缴纳资产租赁费,无偿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个别人利用职权索取资产使用者的“好处费”
2.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资产流失。个别学校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不经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批准随意处置或私自作价处理,将非法所得转入单位“小金库”,甚至装入个人腰包。
3.无形资产方面的国有资产流失。学校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上表权等未进行资产评估,没有入账或登记,低价转让或无偿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学校虽然没有进行过商誉的评估,但其事实存在,如一些以重点中学名义开办的“民办学校”或“联办班”等,其实际上就是利用重点的声誉招生收费,这些单位往往由于其很多办学条件都不成熟,从而又在事实上给名校的“商誉”带来损害。
4.单位决策失误造成无效增加导致的资产隐形流失。比如,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所中学,一只帐面价值25万元的8成新的锅炉长期闲置不用,其原因就是在购买时未充分考虑其使用时安全要求和高昂的维护成本,又因其已不适应市场需求而变现价值及低而无法出售,从而造成该资产的隐性流失。
(五)体制不顺、职责不清 中小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