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特定环境条件制定的,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但情况在不断变化,实践在不断发展,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可能涵盖新的情况,导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以致一些新领域、新行业的同类会计事项或交易会出现多种会计处理方法,这就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许多企业往往就利用制度的滞后性粉饰会计报表。如对当前证券市场中的企业购并、股份回购、认股权计划等事项,对一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上如何处理和披露尚无明确规定。
3.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披露要求不严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影响数等内容,由于会计报表附注零乱分散、且篇幅有限,大多数企业对选定的会计政策只是泛泛而谈,并未深入分析为何使用该会计政策,使用该政策对企业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的影响。由于我国大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政策选择分析能力有限,故不能真正了解会计政策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也就使得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毫无后顾之忧。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
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司治理还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内容,从而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系统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学、严密的企业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对它的引导和控制。当前我国企业组织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控制,会计信息成为内部人控制以及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同时,我国企业没有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缺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公司治理各相关利益主体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
我国《会计法》对而绝大部分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并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而仅仅是为了操纵利润、粉饰报表,其结果往往是使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但由于《会计法》对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的要求依从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要求,而我国会计制度并未对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做出严格的限定,从而使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审计、监督组织无法做出是否合法的判断,造成对企业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执法困难。
(四)缺乏会计政策选择意识,会计人员素质低
尽管我国接连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给企业以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还没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识,即使是有,部分企业也没有真正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决定了具体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起点更高,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却远远达不到具体会计准则的要求,这必然导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合理。
五、解决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逐步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过程是一个会计政策得到日益公认的过程,更是一个会计政策日益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我国当前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给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差,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上市公司信任度普遍不足,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内部、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以减少企业利用其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可能性。
2.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尽量减少真空地带
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既要符合现实经济状况,同时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制度和准则能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且在理论上具有适度超前的优越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未来将出现的经济现象做出规定,从而减少在新经济现象出现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出现真空地带的可能性,避免企业在无章可选时自行选择会计政策,操纵利润。
3.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披露,扩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披露的范围
尽快制定会计政策披露规则,对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要求企业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披露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以便能够集中、系统、详细地揭示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便于增进对会计报表信息的理解和利用。对会计政策披露的范围上,不仅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影响数,还要披露变更的性质以及对变更的判断,同时在年度审计报告中说明当期存在会计政策变更及其对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影响。这能引起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注意。
(二)完善公司治理以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针对我国当前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我们应立足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浅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