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关联方交易【6】
在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的众多方式中,关联交易是一种较常用的手法。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较差,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活动有泛滥的趋势。截至目前已披露的信息中,2001年发生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共计593家,关联交易事项1239起,关联交易所涉及的总金额高达4996.91亿元。由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可能不存在竞争性的、自由交易的条件,而且交易双方的关系常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交易,关联交易往往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因此,关联方之间通过不公平交易可以达到粉饰财务报告,欺骗报告使用者的目的。如果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信息作虚假披露、掩盖实情,则对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损害更为严重。其常见的手段有:
1、虚构交易
为了体现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在年度终了前将产品大量销售给关联方,以虚增公司年销售利润,到下年初又以“销售退回”方式冲减下年度销售利润,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2、转移价格
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从事购销及资产和股权置换活动,或以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利润从事资金往来活动,以及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等方式,调节财务费用或利息收入。尤其在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摘牌的风险时,母公司常常会解囊相救,以不合理的高价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并以较低的价格向其销售原材料,以避免股票被特别处理或停牌等的处罚。
案例4: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储股份在关联方之间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取高额利润的事实。中储股份(600781)1999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比上年骤增288.35%,每股收益达到0.71元。公司仅由出售土地和转让一家参股公司全部股权而来的净利润就达到9013.86万元,其中出售土地的收益占到98.5%。然而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公司的净利润仅为4641.9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34.33%,每股收益则降为0.244元。从中储股份的业务经营来看,主业尤其是物资经销业务连年萎缩,而出售地产却日益成为公司的盈利支柱。
1999年5月7日,中储股份与中国物资储运天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以每平方米5元的价格,受让37万平方米的津红团98~103号地。然而,仅17天之后,中储股份又以每平方米525元的价格将这块土地受让给天津乐康置业有限公司,出让价为受让价的105倍。由此公司在1999年获得地款1.1亿元,增加净利润8880.28万元。受让方天津乐康置业有限公司是中储股份的控股股东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的间接控股子公司,也是中储股份的参股公司,而天津乐康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中储股份的现任常务副董事长。【1】【2】
案例5:苏三山1997年一笔对母公司关联交易的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净利润则达2000万元,仅此一笔就占1997年利润总额的235%。
案例6:2001年中期华北制药厂应收账款高达26.25亿元,基本上是与华药集团子公司发生的。
案例7:济南轻骑多年来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一直是由大股东实现的。
可见上市公司的购销活动有很大一块来源于关联交易所作的账面调整,这些关联交易已成为上市公司粉饰利润的调节器。
3、费用转嫁
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转嫁或分摊共同费用(如广告费 等)的方式操纵着各个子公司的利润等。
案例8:蓝田股份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的,因为在蓝田股份的会计报表中找不到该广告费用支出,但实际上,蓝田股份的饮料产品通过集团公司遍布于全国的销售网点销售的,仅占公司全部销售量的1.9%。可见,蓝田股份利用集团公司义务分摊不合理的高额广告费用支出的方法,虚增了利润。从蓝田股份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工工资支出人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2001年上半年人均收入为185元。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不论是对于员工30%以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工,还是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都难以合乎情理,这里也存在利用工资调减费用、虚增利润的嫌疑。【9】
由以上案例可见,防范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应进一步完善公司上市、配股、停牌等条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约束力度,加强证券监管,加大对造价假的处罚力度。
(三)利用资产重组粉饰财务报表【6】
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扭亏为盈,资产重组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若将资产重组扭曲为报表粉饰,不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对国家的经济运行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资产置换方式进行重组,一方面,公司以其不良的实物资产与控股公司或集团通过协议将其全部或部分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并由大股东或集团重新注入优质资产,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或者企业将不良或闲置资产与母公司或由借壳 倾向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置换,以改变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盈亏状况,由此降低公司不良资产的比例。这样一来,公司减少不良资产带来的大量损失,这种资产剥离的手段是公司资产重组的一种常用的手段。另一方面,公司利用资产溢价转让,提高当期的收益。在资产重组中资产的溢价转让是公司提高当期收益最便捷的手段,特别是当控股公司实力雄厚时。公司溢价卖给其控股公司资产,由此可以得到高于卖出资产本值的收入,这往往是资产重组的第一步。更有公司的溢价卖出资产后再溢价买回资产,这样一来,卖出资产时利润会大幅增加,买回资产时资产又会大幅增加。反复几笔交易后,公司的利润和资产都会大幅增加达到预期的目的。
案例9:2000年年报显示,陕长岭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1000万股,随后以8元/股的价格将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美鹰玻璃实业公司,获投资收益7000万元,而2000年利润总额仅为1336万元。
案例10:中天世纪以人民币1950万元受让第一大股东持有的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权,然后以3000万美元价格转让,获投资收益21750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的80.1%。
据统计,从2000年10月初到11月份底,沪深两市共有12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各种各样的资产重组方案。有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进行完全不对称的关联方交易,大股东用优质资产换取上市公司大量劣质资产;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在同一天卖出和买入同一笔资产,从中获取了4000多万元巨额差价;有的上市公司把巨额债务划给母公司,在获得配股资金后再给母公司以更大的回报。从中不难看出,关联交易在重组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是个突出的弊端。【9】
由以上案例可见,防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粉饰财务报表应该增强外部监控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分析与防范(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