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速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首先,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沉淀,合理保持物资库存量,如建立全面的预算系统,对资金投入需求量、销售资金回流量作出科学的预测,以便更高效、合理地安排企业资金用度,减少资金短缺风险,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其次,加强生产经营中的综合平衡,做好各个环节的协调、衔接,缩短经营周期。最后,提高生产服务质量,提高销售效率,控制产品、商品积压。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赢利能力。企业的赢利能力是其生存发展的保障,也是抵抗负债风险的重要保证。企业应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收节支,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限制广种薄收、拼设备、拼消耗现象,通过全员节约,挖掘内部潜力,在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上增强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从而降低负债风险。如被许多企业推崇效仿的“邯钢经验”,其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层层分解成本责任,极大的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生产耗费,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增强了企业赢利能力,相应的其抵抗负债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3、降低资金成本率,分散降低风险。在负债筹资决策中,必须把综合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作为选择筹资方案的主要标准,同时要注重投资组合的合理搭配,分散和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应避免资金利息率高于资金利润率的筹资方案(非常情况例外)。要在考虑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对不同筹资方案所确定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把负债经营决策落实在资金成本低、风险小的方案上,把负债资金投入到资本收益率高、回报可靠的项目上,但也不能只单纯考虑收益大小而不顾风险的因素。如上市民企*ST信联(600899)自2005年1月31日起暂停上市,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这却是一个不和谐的调子。*ST信联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公布的2004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约为-15632.9万元,每股收益-0.88元,因此股价从2001年的最高26.97元跌到了2005年的1.12元。追根述源,1999年正值网络发烧,公司进军有线电视网络,出资5亿元收购上海声广控股公司等一些公司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这样,经过重组,公司一度成为股市中有线网络股的龙头,但是由于国家广电局此后出台了清理进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系统外资金的规定,信联股份的有线电视网络梦成为一枕黄粱。到2002年底,公司陆续退出了有线网络领域。当初以24778.27万元进入,退出时只收得8078.99万元。在此前后,因政府暂停增发,信联6个亿得增发方案“胎死腹中”,但此前从银行借来得3.4亿过桥贷款却已花费一空。杭州的几家牵连银行纷纷展开诉讼追索。在如此沉重的压力下,*ST信联很多有价值的资产被迫用于偿债。至2004年12月,连日常用的行政办公大楼(信联大楼)也陷入被拍卖的境地,用以清偿债务。企业应综合考虑发展前景、收益的稳定性、同行业间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资本结构等情况,在利用财务杠杆所产生的效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而对于那些收益远远大于筹资成本的方案,即使风险较大,也可以考虑使用,因为其较多的收益能使企业增加风险承担能力。
4、利用时间浮游量,按照“黄金原则”办事。西方不成文的“早收晚付”原则,被企业家称之为“黄金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尽早提前收回投资,并通过公认的方法,尽可能推迟投资。这并不是指该付的款迟迟不付,不到收款时间的提前收款,而是科学、合理、统筹地进行资金运作。如分批分次进货,使资金投入分期进行,推迟部分资金的投入;分期付款,大量进货,利用商业信用延缓资金的投入;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情况,选择有利的偿债方式;还有如采取加快折旧的办法,企业可用因递延所得税而暂留于企业的资金进行投资,等同于企业取得一笔无息借款,既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又能早期回收折旧费。
5、在负债结构的技术安排上采用长短配套法。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同。一般来说,负债投入一类用于企业长期投入,如固定资产投入;一类用于日常经营性投入。企业在负债投入结构上应充分考虑时间的长短配套,即对每项资产的购置都要用偿付期与该资产变现期相近的负债抵补。也就是用短期负债筹集的资金购置短期流动资产,用长期负债投资于长期固定资产。这就使得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匹配,负债的还本付息才能有技术保证,从而保证偿债能力。债务、资产的结构性错配最常见的就是短债常用,短筹长贷。金融机构基于高成长企业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筹长贷的方式,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从而加大了企业偿债的风险,1996年进入全球200强的香港百富勒公司,1998年初却因为缺乏足够的现金无法偿还几千万美元的债务而破产,10年辉煌毁于一旦。
6、编制现金收支计划。因为负债还本付息的即付性约束较强,这要求企业在支付期的现金数量上要有充分保证。为此,企业应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保证现金的计划收入,防止超计划的现金支出。根据企业一定的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订出还款计划,这样才能保证现金支付调配自如,从而增强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负债经营,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同时也应十分重视其风险性。虽然有些风险对企业来说属于不可控因素,但防范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本身就是企业经营的应有之义。负债经营既是一项财务策略,又是一种经营战略,需要企业家具备勇于开拓、敢于承担风险的现代经营意识。企业必须作好科学的、全面的预测和分析,既运用理论指标,又结合科学经验,合理控制负债规模、配置财务结构,适时适度举债,积极发挥企业潜力,努力提高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从而使负债经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
1.赵德武:《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胡椒珍:《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郑红亮、钱 津:《走向战略调整》,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丁国安,《负债经营及风险防范》,财务会计,2000年7月第1版
5.张文华,《企业负债经营获胜的关键是管理》,财会研究,2000年11月第1版
6.温素彬,《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上海会计,2001年8月第1版
7.张景安,《寻找资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8.徐一千,《负债融资、偿债能力与筹资风险分析》,上海会计,2001年5月第1版
论负债经营(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