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事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管理会计日益变得更为重要,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前提条件的研究,寻求加速管理会计在我国各种组织结构的管理中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发展前提
一、管理会计的历史成因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是科学地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作出衡量、评价和预测,并传达信息的一门会计科学。(1)美国管理会计学会1998年对管理会计则定义为一个对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系统的计划、设计,衡量和运行进行增值和持续改进的过程。(2)其作用是用来指导管理活动,激励行为以及用来支持和创造为实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观。我国著名学者余绪缨等认为:管理会计是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为企事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它是企事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
管理会计应该有助于组织了解变革的必要,并对组织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提供适当的建议
管理会计可以被看作是使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内的沟通、激励和业绩评价最为便利的信息支持系统。
(二)、管理会计的成因及发展过程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特别是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西方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可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即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现代管理会计(Modern management accounting)和后现代管理会计(Post—Management accounting)(4):
①成本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50年代),随着泰罗制逐步形成与推广,早期的管理会计逐步建立起来。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②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卖方市场逐渐形成。为适应新的形势,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主导的地位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③后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此时,作为为企事业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的管理会计,其学科建设向“软科学”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软科学”是一门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科(5)。把管理会计学视为“软科学”和当代管理大师P.Drucker(彼德.德鲁克)把管理视为一种“自由艺术”(Management as Liberlart),在管理上“我们所需要的是进行衡量,而不是计算”(We need measure,not count)(6)的见解是一致的。 试论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前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