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监督体制不完善而导致了财务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针对这些现象,云南、江西、深圳等各地纷纷实行了会计委派制,但其没有固定模式,可依各自的实际情况,受委派单位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委派方法;或是将委派人员纳入财政局视同正式干部直接管理;或是将委派人员编制控制在财政局,其它方面均在原单位,工作上接受财政局监督的间接管理;或是将委派人员的编制、人事关系留在原单位,其工资性经济收入纳入财政局统一发放,不参与原单位的任何经济分配,接受财政局和受委派单位的双重领导和监督等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都是作为加强财务会计监督特别是所有者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的一种手段而提出的。尽管在实践中实行这种制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必须注意到它并不是万能的和普遍适用的,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同时,也不能因为会计委派制存在的缺陷就对它全面否定。
(一) 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推动作用
1、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它是通过会计核算职能,利用会计信息,对各企业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进行有效的审查和分析,从而发挥制约、控制和指挥的作用。其核心是干预、制约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国家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也从本企业经济利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的控制、分析和审查。如果会计人员解除了受委派单位的依附关系,就能排除干扰,消除顾虑,行使会计法规赋予他的权利,对违反财经纪律,不符合财务制度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配合财政、纪检机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把监督工作做在事前,财务工作纳入正轨,规范了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增强其法律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对委派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严格考核,并且与其劳动报酬挂钩,籍此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严格按照财政法规、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报表,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靠性。
3、会计委派制对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起到更加积极作用
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委派会计多采用招聘、考试选拔等形式竞争上岗,同时,把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工作业绩的好坏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促使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并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就有效避免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不高导致记帐不规范、帐务处理混乱、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等现象发生。
总之,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营私舞弊、会计数据泛滥等不良现象;有效地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基本上消除了领导对会计工作的干预;提高了决策者对委派会计的可信度,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改善了会计人员的理论环境,从而使会计人员真正成为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
(二)会计委派制的弊端
1、 会计委派制与现行法规不协调
委派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必须取得支持,纵观我国的现行法律,尚没有一条明确的关于会计人员委派制的规定。而且其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背道而驰,会计委派制是一种政府管理职能在企业的延伸,它与政企分开、间接管理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2、 委派会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不尽合理及其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缺乏关注
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按惯例是单位的中层干部,有的更是赋予其以单位副职领导人的地位,虽然地位提高了,但与地位相适应的待遇问题却出现了矛盾,有些是由派出的财政部门发放,而多数是由被派往的单位发放,但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委派会计人员的工资和奖金以及住房等福利,理应由派出的财政部门负担。因此,由被委派的单位负责工资福利的做法,是不太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的,这有摊派和侵犯企业自主权的嫌疑。如果全部由财政部门发放,那么势必会加大财政部门的财政负担,并且若全由财政部门负担,由于委派会计与被服务单位不产生直接利益关系,所以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对单位的经营效益漠不关心,对单位的重大决策和改期缺乏积极参与意识。
3、 委派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委派制对于所委派的会计人员要求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还要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法律意识。而我国现在的会计人员从学历水平到工作水平都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操作人员多不胜数,而管理人才却寥寥无几,因而人员素质急待提高。
4、 委派会计的稳定性与会计人员的流动性之间存在矛盾性
每个行业从会计准则的细节到会计科目的设置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别,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与运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会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长期服务于一个单位或在同一个岗位上长期工作难免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那将与前者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5、 会计委派制存在很大的成本与风险
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某些委派会计也同样易于被企业用寻租的方式收买,与经营者共同蒙骗所有者,会计信息照样失真,企业资产照样流失;委派会计极容易被企业“架空”,这种磨擦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效率,等等。再加上人力、物力等各种管理成本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委派制的风险。
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也绝不是光派个会计就能解决的,会计信息失真与社会经济背景的现实和会计文化氛围的混饨直接相关。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会计委派制。
五、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和完善会计委派制的举措
实行会计委派制以来,明显地强化了单位会计的管理与监督职能,制约了单位财务风险,确保了财政收入及时到位。会计委派制的目的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直接管理、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改革和发展健康有序地推进,尽量从源头上、制度上遏制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但是,会计委派制也不能包治百病,这项新生事物在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并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一) 人员素质低下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会计委派制2(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