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上市公司特点入手,总结了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的特点,阐述了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方法,论述了剔除粉饰财务报表的识别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最后对有关部门如何强化监督等提出了建议。
一、 上市公司的特点 2
(一)上市公司的股权特点 2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特点 2
(三)上市公司的审计特点 3
二、 粉饰财务报表的原因及类型 4
(一)粉饰财务报表的原因 4
(二)粉饰财务报表的类型 5
三、 被粉饰财务报表的识别和粉饰金额的剔除 6
(一)资产重组操纵利润的识别及调整 6
(二)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识别及调整 7
(三)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识别及调整 8
(四)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识别及调整 8
(五)应收及应付款调节利润的识别及调整 8
四、 启示及建议 10
(一)造就有效的财务报告供给、需求主体 10
(二)改革相关制度,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 10
(三)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11
(四)强化政府对财务报告粉饰的监督 12
参考文献、尾注: 13
对于关心企业经营状况的人们来说,财务报表是他们能够公开得到的最详细和最经常性的信息,而粉饰财务报表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使用者如何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粉饰财务报表问题,做出正确、深入的判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分析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就成为财务信息使用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一、 上市公司的特点
(一)上市公司的股权特点
1.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很多上市公司在公开发行股票以前并不是一个股份公司,而是国企剥离、重组在几个月内改制为股份公司;或者由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然后申请发行股票并上市。从2000年起,证监会要求公司改制完成后一年,经过辅导才能申请发行股票。但是过去,特别是1997年、1998年,有很多公司都是改制、发行、上市在短期内完成,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为"坐直通车"而来。这跟西方有非常大的区别,也是我们很多公司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根源。
2. 公司治理问题中最大的一点是"一股独大"的问题。在国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小股东无法行使他的权利,上市公司利用这种股权结构的关系,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国有股比例,如果纯粹是按国家股来说,近几年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由于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来,所有相当一部分发起人也是国有企业,募集法人相当一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股持股比例达百分之五十左右。在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中,第一大股东1999年持股比例为56.5%,近几年虽有下降,但是以2002年数据为例,44.85%的大股东还是以一个企业的名义出现。(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3. 流通股比例偏低,机构投资者不发达。有数据表明,我国的流通股比例在这几年一直是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在每年新增的股份中,流通股也占三分之一左右。以2003年12月31日数据为例,深沪两市市价总值达到4.25万亿元,深沪两市流通市值为1.31万亿元,流通股比例30.8%,基金投资流通股的比例约占两市流通股全年交易量的13%左右。该数据反映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发达。(数据来源:2003年12月31日,深沪两市网站)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特点
1. 我国企业改制上市多数是坐直通车,而且往往剥离或捆绑上市,缺乏公开、合理的规范。
2. 由于多数企业是剥离或捆绑上市,因此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财务数据都是模拟形成,无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因为企业一拆为二,拆出来的主体原来并不存在。按证券市场的一般做法,为便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要提供3年的资料,这就需要模拟,这也是各国家一个通行的做法。因为模拟的做法,影响了财务资料的可靠程度。
3. 由于现行法律和规定的关系,公司对操纵利润的有较大动力。过去股票发行价格是根据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来计算,上市公司有较大冲动去操纵净收益,做大每股净收益的分子,做小分母。只要符合我国配股的基本条件(即在申请配股的前3年平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资产收益率在6%以上即可),就容易导致操纵利润的可能。另外,有些公司为了避免被停牌,也操纵利润。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问题分析6(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