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课堂师生问答的思考(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了解学生获取知识或技能的程度,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都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否则设计问题变成了一种形式,而不是教学的策略和手段。
四、问题展现形式多样,提高问答效率
课堂问题的展现形式应多种多样,避免单一,有利于提高问答的效率。
口头呈现:口头提问的方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有及时性,随机性,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素质的提炼,口头呈现问题语速要平缓,语调要平稳,让学生听得真切明白。
电子文稿:信息技术教师更要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越条件——多媒体,可以将问题通过电子白板或电子文稿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一方面可以给将问题随时提供学生查看,而不需要教师重复阐述问题内容,避免打破课堂思考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课堂资源,教师也可以从问题的提出者转变成问题的思考者,加入到学生队伍中去。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既可以增进师生情谊,又可以观察学生的思考角度和理解方式,及时解决思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书面方式:传统的书面方式将教师的问题以书面题目发给每个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也方便将课堂的问题带入到课后继续思考,延伸课堂空间。在图像处理基本知识第一课时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份书面练习,内容包括“课堂练习”、“课后巩固练习”和“课后思考”。将课堂内的提问内容分别放置到“课堂练习”中 ,由学生自主分析题目,并写上问题的答案或者结论。对比教师直接的口头提问,全体学生更加容易进入思考状态,从回收的答案中也更可以看出每个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师上课的重要策略,我们应把握设计问题的准确度、清晰度、精确度,采用多种方式呈现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精心构思,巧妙设问,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思维品质和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 陶增乐主编
2.《算法与程序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 陶增乐主编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对信息技术课堂师生问答的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