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不是历史,但是,如果作品写成了历史,那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
喜欢了。也就不会流传的这么广,这么深,这么久了。知道,了解,懂《三国志》的人,或者说是普通百姓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这正是《三国演义》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罗贯中的伟大之处。最近在网上看到网友对新片《见龙卸甲》颇为不满 ,甚至让我感到‘恶心’。并不是我一个人不满,而是很多很多的人都不满。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部影片违背了历史, 回过头来看看,其实大众接受不了的不是影片违背了历史, 而是违背了大家心仪已久《三国演义》。也就是说悖离人们多年的看待英雄的视角与习惯。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东西都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崇拜心里,我们没理由去追根溯源,我们 不是史学家。 我们也都不用去破坏大家的一些崇拜视角,就像诗人心中的月亮,永远不会是烂土一角…… 如果哪天人家对你说齐天大圣被耶稣打死了,你怎么想? 一会舒服? 我只想别让大家的梦破碎了……
《三国演义》是章回体历史小说,书中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东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8/8
末年,因政治腐败、天灾人祸而导致的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之际。故事
完整,虽然开始于黄巾起义,收笔于西晋统一,但主要写的是军阀混战
中逐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过程。一句话,战争是其主旋律。其中主要的战
争有三场:一是官渡之战,再是赤壁之战,三是“火烧联营七百里”。当
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荆州争夺战,以及后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等等的局部战争。所有的这些,都难以与赤壁大战媲美,因为正是这个中
国战争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一战而成三国版图。所以
对于赤壁之战,作者不惜笔墨,以整整八回的篇幅,予以浓墨重彩地描绘,
其情节之跌宕、计谋之奇妙,其险象之环生、阅读时之扣人心弦,当之无
愧为描绘战争的,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文字之一。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是常态的,战争的中心是人。《三国演义》
里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战争来完成其自身形象
的,天才的统帅、忠勇的将军、超凡的谋士、善辩的说客、杰出的诗
人……莫不如此。尤其是通过三场主要的战争,才排名出三国军事家:
曹操、周瑜、诸葛亮、陆逊,以及后来的司马懿、姜维等。作为一部
文学作品,这些人物,也是小说里最光彩的艺术形象。
当然在事实上,刘、关、张的“铁杆哥们”关系,却是作者主观
上最想要表现的内容,即所谓的“义”。少时读《三国演义》,对这
三个人物印象最深,交朋结友时,也常以这三个人物为模板;但是现
在,重读《三国演义》时,我发现书中最了不起的人物,其实是曹操、
周瑜、诸葛亮。因为只有这三个人物,才分别凝聚着三方阵营的三个
灵魂。
《三国演义》里究竟谁是“一号人物”?虽然到了三十八回,
篇幅也过了近乎三分之一,诸葛亮才初次亮相,但是从作者极尽铺排,
浅谈《三国演义》读后感想(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