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学校对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摘 要] 强化和完善我国教师激励机制,是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我国当前的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激励方式不够科学与合理以及各项新出台实施的教师激励制度存在运行不佳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教师激励机制的良性发展,我们就必须研究和完善各项激励制度,对教师激励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并做好教师激励的后续工作。从而建立起一个合理、科学、高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关键词] 教师激励 激励机制 完善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激励机制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教师各项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局面,使得学校初步做到了把有限的资源向提高效益方面倾斜。然而,我国当前的教师激励机制,计划经济的惯性依然很大,目前,还处在新旧激励体制交替的过程中。教师激励机制的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他们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并关系到我国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完善而有效的教师激励制度,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可以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统一,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进而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我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我国当前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 1、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等多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都令我国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教育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向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接轨。然而,与教育规模大幅发展相对应的是,与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教师激励制度却没有引起有关各方的足够的重视,教师激励制度的改革也相对滞后。例如现有的教师收入分配体系还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有些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主要是收入分配还不够合理和公平。新的“大锅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整体收入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的待遇还不够高,吸引最优秀人才的力度还不够大,另一方面,不适合在学校工作的人员流不出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还没有形成,这当然也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不科学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外,我国当前的教师激励制度还缺乏完善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从而难以充分发挥激励教师的作用。比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有的是通过听一两节课之后,进行等级评定,有的仅仅评价教师的教案或作业批改情况等。这种评价往往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只注重一时结果,不注重长期过程,只注重表面问题,不注重工作实质,没有对教师的整体工作作出评价,也难以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有时甚至起到负面影响。 2、机制较为单一且缺乏灵活性
完善学校对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策 | 下一篇: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完善 校对 教师 激励机制 思考 | 2020-10-07 09:21:3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