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要求 [摘要]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挥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走出误区,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管理上“以人为本”,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拓展思路,开展工作,成为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实现班主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性转变。使班主任真正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民主与平等意识和向善与创美的素质。 [关键词]新课改 班主任 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越来越把人的健康、人格的完善、人的素质发展看成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教育对人发展的需要,越来越有目的性。这将成为新世纪的核心问题。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则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还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精神境界、品德情操、知识水平、治学态度、为人处世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新课改的全新环境和条件下,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面临全新的挑战,班主任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班主任素质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一)理论指导缺乏,工作处于经验状态 很多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也不知道采取科学的方法。 作一名班主任,仅有爱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多多学习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工作才更有成效,班主任水平和班级管理 工作才会上一个高度。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在班级管理上还是摸索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的方法和经验,比如,积极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能力,并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得到了锻炼;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让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凝聚班集体;协调各科教师管理好班级纪律,让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座位前后左右滚动,调节了孩子们的视力,让孩子没有优越感,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等。 (二)心理学知识缺乏,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不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特点教育学生,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处于青春反叛期的初、高中学生来说,就容易导致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容易跟班主任对着干,使班主任工作很被动。新课改的实施,把权威性、领导型的班主任的不足给暴露出来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工作能力、教育方法都不实用了。 (三)不能科学组织教育活动,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素质要求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风 | 下一篇:探析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课程 背景 班主任 素质 要求 | 2020-10-20 08:46:2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