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三)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数学论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心理学论文|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汉语言文学|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中文专业论文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三)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微信集赞换文档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三)
四、创新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对策
要改变学生写作文的现状,就要让学生自发地能以积极的心态去享受写作的过程,那么生活中时时处处一点一滴都会成为写作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每次写作文时总感觉到没什么东西可写,实际上,是学生还没有养成展开联想的习惯,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他们已经能主动地发现一些问题,喜欢思考一些奇怪的问题,并且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的这种思考和表达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力度,但最起码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有的想法还非常的独特。这就为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基础,也为作文的精彩提供了源泉。教师应该给学生自由,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
2、让学生多写生活体验,多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将来培养作家,所以应该使中学生从纯作文中解脱出来,联系现实生活,多搞应用写作,以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考、高考的作文命题也应尽快朝这个方向转移,使作文反映生活,有益社会,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当中,必然对生活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而能将这些感受以独特的方式表述出来的,那就是一种创新。应该让学生懂得好的作文必定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如果学生能将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自然地、通顺地融入到文章中去,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必然会带给读者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1)主动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既然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必然要用心去感受自己真实的生活,失去了真实生活的体验,文章就会失去真实性,失去活力。
(2)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
现在的学生都是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普遍较少,因此大多数学生为了高考而学习生活,缺少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缺少对社会的认知,不能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跟社会联系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作文,是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联系起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文章语言的要求应面向多数学生的实际,先从基础抓起。错别字多,词汇贫乏,句子不通,就根本谈不上写文章。初中要巩固并逐步扩大识字量,努力消灭错别字,同时积累和丰富词汇,使之规范化。高中要在巩固上述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分析理解能力,逐步做到使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实在、感情真切、条理清楚。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文也如此,“言之无物,行而不远。”作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创新作文对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语言准确、简洁、流畅、生动的前提下提炼个性化的语言,形成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总之,“创新”应该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的标志,同样,中学作文教学也应该有创新,我们要让学生们放心大胆地、自由地写出自己想写的、爱写的文章,让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都绽放出思维之光、体现出真实的情感、展现出鲜明的个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新村幼儿园奖惩制度建设的成功经..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后进生激励方法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中学 作文 教学 创新 2021-11-07 12:31:34【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