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抓好“三个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健全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定期召开好家长会,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建立家校联系卡,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要定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严防出现学生逃学、厌学、进网吧等不正当现象。通过教子有方经验交流、给家长的一封信、课堂教学开放周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四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十星评选”、“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学生”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感恩、诚信、合作、文明守纪意识。五是狠抓法制教育,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思品课、班会课、主题队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六是要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各任课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要经常与所包靠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启发引导,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管理工作新模式。
三、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始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了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如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授课内容,减少无效时间,剔除无效环节,彻底解决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了教学研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定期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模式研讨课、校干教师全员赛课、学校领导听评课活动,做到校干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纠正不足,提高教研教改能力。学校要落实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通过集中培训、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课改实验使教师们端正了教育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强化了科技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大力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师的教学和业务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四、加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从学校、教师两个方面抓实课堂教学。一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适应于教师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建模-推模-改模的过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通过学模-用模-改模的运用过程,形成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适应现代教学形势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建立课堂教学督查制度,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对教师、班级进行跟踪调研,定期对调研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促进课堂教学发展。三是加强教师间的听评课活动。组织好示范课、公开课、赛课等活动,通过听评课活动,推广优秀做法,摒弃不良措施,促进课堂教学发展。
五、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完善学校各方面的制度建设
学校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做到维持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没有安全稳定的秩序就没有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要对教学常规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对教师的工作认真进行更严格地评估和奖惩,必须要加强学校安全、体卫和法制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此外,学校要坚持定期对校产、校舍、教学设施等进行安全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排除、上报,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作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通过播放有关安全、法制知识的VCD,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安全意识。
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校务公开,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涵盖学校全面工作、符合素质教育需要和学校实际的管理规章,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档案,注重教育公平,规范办学行为,按规定收费,大力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程学习之后的一些体会和不成熟的想法,总之,今后我将以学校的发展为核心,创新落实各项学校管理机制,使学校早日走上规范化办学之路,走上内涵发展之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出让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