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信息技术互动课堂策略(二)
(一)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师生互动
创设问题情境的是互动教学的前提。互动对话要有情境,要有能引起学生兴趣与学习欲望的话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了解学情、生情,认真准备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时,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自主学习做准备。
[案例片断1]:2010年春泰州市高中信息技术公开课活动中,笔者执教《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及简单合成》,因为是异地授课,对学生实际情况不了解,课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以下情境:
1、来到省泰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感到非常荣幸,老师带了一架数码相机,想给同学们拍几张照片作为留念,同学们愿意吗?(公开课紧张的气氛,立刻得到缓解,学生兴奋、活跃起来)
2、(从不同的角度拍了三张照片)同学们想看照片吗?如何把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上,让大家共享呢?请一位同学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
3、(将照片发到学生机上,学生欣赏)同学们,老师的拍摄技术如何?你们对照片满意吗?
4、学生各抒己见:(1)拍摄角度不佳;(2)光线太暗;(3)背景效果不好;(4)色彩单调。
5、将照片如何处理才能让同学们满意呢?今天大家人人来做设计师----学习用PS加工美化照片。
[分析]:师生在互动的情境中,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培养,师生完全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之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辅以语言的引导,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中,并使其充满了学习的欲望和激情。既让学生有了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师生在交流中产生的欢乐,满足了师生情感的需要,使师生沉浸于和谐的氛围中,彼此感受到相互沟通的快乐。有了这种体验,接下来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学习会更主动。
(二)指导自主学习,促进生本互动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技术教科书、网上的教程及借助程序软件的帮助功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更是促进学生与文本互动的一种途径。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依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这样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充知识。学生只有通过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案例片断2] 讲授《计算机动画制作初步》,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绘制作七巧板的方法、用七巧板构建运动造型,在本节课根据提供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构建动态的跑步造型。设计如下:
1、教师演示制作好的跑步造型动画(让学生产生完整的构思,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99~100 页内容,体验操作过程;
3、学生阅读“帮助”菜单,理解元件、补间动画的含义及创作技巧;
4、拓展练习,访问教师个人博客,观看Flash8.0视频教程,制作动画plan.swf。
[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依靠教师的传授已无法跟上信息科学发展的步伐,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中,需要自己通过网上自学相关的知识或借助程序软件的帮助功能,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在本案例中,笔者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借助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在拓展部分初步学习网上教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文本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知识的新方法。
(三)开展分组合作,进行生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学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采取组内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倾听和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对反馈的信息分类处理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促进生生互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案例片断3] 讲授《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一课,学生在掌握了搜索引擎、搜索技巧之后,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设计了“去郊外春游”这一课题。
1、给出题目“设计自己小组的出游计划”(包括时间、地点、交通、景点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在网上搜索景点,并相互交换资料;
3、在搜索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搜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小组内确定主题确定后,讨论、定实施计划,并整理资料;
5、作品展示,师生、生生间交流。
[分析]: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巩固简单的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操作。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课题,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了相互倾听、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习惯。在情境中,所有学生相互合作,无拘无束地学习,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通过合作,彼此间的体验得到了交流,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无形中营造起来。
(四)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人机互动
随着校园网技术的日益稳定与成熟,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满足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信息技术在线课堂》网站的建立,为课堂教学提供具有互动性、自主性、协作性、创造性的有别于传统课堂的互动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平台。在“课堂讲台”或“课堂资料”栏目中,教师可以发布授课内容及辅助资料;在“课堂论坛”栏目中,学生可以自主发布信息、参于问题讨论、发表解题的方法或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作品展示”栏目中,学生可以上传作品,经审核即可展示供同学们评价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及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实现人机互动,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案例片断4]:在《FrontPage网页制作》这一模块讲授结束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网页制作技术和技巧,为进一步巩固新知识。笔者组织了网页制作比赛---建立主题网站---2010书香中国,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倡导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学生做一个网站来宣传世界读书日。
1、进入学习网站,了解学习目标以及网站制作要求;
2、网站规划设计,制定网站建设计划表;
3、浏览“课堂资源”栏目,收集素材;
4、利用“视频指导”、“学法指导”栏目,制作网站;
5、在制作过程,通过“课堂论坛”和同学交流、讨论;
6、上传作品,自我评价。
[分析]:基于互动型课堂网站的教学平台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人机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自主与合作式的生成性学习,实现了师生角色、教学与学习方式等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互动式学习能力的发展。
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叶澜教授说得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超越过去,超越自我,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和行为构筑新的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将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和创造的东西进行吸收和转化,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生命活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叶 澜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研究》 1997.9
[2]周根妹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1
[3]刘家访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互动教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
浅谈构建信息技术互动课堂策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