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一)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摘要: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课堂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的理念已经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普及,特别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这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但由于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的不足,教材,大纲的无法定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这就更尤其重要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得体会,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高中,生源大多来自农村。这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从农村、乡镇来的学生没有接受过较好的或系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因此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我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面对是要求一定基础的学生。由于现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等,就造成了初中、高中学习同一或相似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这使得有较好基础的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得不到什么提高。而新课程的设置不再有”零起点”的限制,认为初中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高中课程是在此基础上设置,这将使所有同学都会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获得提高。
在教学内容上,从以前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并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技能,像一些应用软件都有操作步骤,如步骤一、步骤二、……。所以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课程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学习某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发展,让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领域。
二、认真研究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不再立足于高一新生的”零起点”,而是认为他们在初中已经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们学校高一新生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特别是我们这样农村高中,学生大多是从农村、乡镇来的。大多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为此,我对我所教一个班级的51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所有学生表示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学生家中有计算机只占极少数,只有5人,其中只有2个学生家计算机接上互联网; 40%的学生会用QQ聊天;43%的学生会玩在线游戏;53%的学生表示会在网上搜索资料;38%的学生拥的自己的电子邮箱;大多数的学生表示会用WORD、EXCEL。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大概地了解目前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接受过信息技术教学,但也主要只是学习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是因为喜欢网上聊天和玩游戏。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发展,所以在教学前我们要认真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学方法从而使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