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二)
例如:对于大多学生都掌握大体相当的像WORD、EXCEL等,我采用讲授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完后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时最好马上让学生自己操作,使学习的内容立即得到巩固。在演示完后,设计一个相关知识的“任务”,让学生稍微动动手就做好。学生自己动手做,最后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对演示的同学有鼓舞作用,对其他的学生也有激励作用。然后再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操作,也大大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再如:在讲解网络技术,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大多学生以前很多接触这部分内容。我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组长是在信息技术方面会的多一些,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情况。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大多能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使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更具发现性和和探究性,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获取。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专业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多作奉献
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由于在中小学里建立信息技术学科的时间不长,信息技术教师可能来自计算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物理、数学或其它学科,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开展专业继续教育,提升技术能力。要想真正上好一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行动在学生的前面: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与心理两方面都备好课,还要提前上网搜索有关信息,扩大知识面,当好学生的导航者。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面对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师首先要汲取出适合学生的“一桶水”,才能保证学生能从中获得“一碗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 所以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的反思自己,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对课堂实践的反思,达到通过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修正自身错误的目的,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合格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开设时间不长,同时也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这对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只有反复地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跟上时代的潮流,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