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二)
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根据需求集成信息,制作网站,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制作和传播信息。在引入主题前,我先让学生说说近年来家乡的城市变化,而后我让学生自己定切入点,以兴趣为小组,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并利用网站编辑信息,和同伴合作完成简单网站的制作,在相互评价中提高信息集成能力。这一主题,有层次,可大可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愿望。
3.落实主题
主题是要通过学生自我研究去完成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兴趣保持比较短暂,如果教师放手,任由学生自行制作,很难保证主题探究任务的完成。在建立合作小组时候应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在组内,每个学生都应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以及相应的职责。初期,教师具体分配每个组员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组织后,可由小组长去落实具体的任务,例:落实具体人员寻找图片,具体人员找文字资料,具体人员负责网页框架等等,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主题研究中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学会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合作,为主题研究的成功提供保障。教师设计小组分工表,保证任务落实到人。对于本课例的主题,学生需要收集大量信息,一个人完成整个主题,工作量大,所以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负责,能保证探究主题的顺利开展。
3.探究主题。充分调动学生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探究,这一环节,重要的是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求方式、方法的统一,但教师应给予适时指导和启发,以使学生的主题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师对于学生的选题应事先提供一些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比如相应的搜索引擎、可以参考的网站信息等。在局域网文件夹中提供一些文字和图片资料,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介入课题,进行指导。
4.评价主题。
学生把自己小组内完成的主题网站上传后,应对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量化表(见下表)。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公开交流有了依据,既为学生铺设了语言交流的舞台,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通过自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形式,使他们找到认同感,有利于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养成。这张评价表,通过学习内容,技术层面,语言表达,以及德育方面的考核标准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共同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项目 内容 评价
A B C
学习内容
(30%) 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有独到见解,可读性强,创造性地传达主题。
资料全面、丰富,内容深入、透彻,有保存价值。
与相关学科联系紧密,信息面广,资源丰富。
围绕选定的主题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进行分析、比较。
内容组织合理,符合科学依据,表述正确。
依据资料进行恰当的推理。
对主题结论的评价合理、恰当,并能提出可行的建议。
技术应用
(20%) 主题突出,板面美观诱人,视觉效果吸引人。
设计合理,图文并茂,风格独特。
排版方式多样化,图片处理运用恰当。
语言表达
(10%) 1、吐字清晰、流畅,语速适中。
2、回答问题准确、思路清晰、简洁明了。
学习态度
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