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三)
(20%) 1、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集体荣誉感较强。
2、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交流。
道德品质
(20%) 1、能真实地回答问题。
2、小组成员宽容待人,并尊重别人的劳动。
三.网络化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学习策略
网络化探究学习策略,有利于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情感的形成。针对同一主题,由多个学习者彼此交互和合作,达到对研究主题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基本策略有以下四种:
①协同
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利用收发电子邮件、留言本和聊天室等功能,使得研讨、交流的时间不只是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可以说,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课堂进行了延伸。要想创设一个较好的研讨、交流氛围,学生需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辩论”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相互协商,小组讨论、交流,对当前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②竞争
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探究主题,通过网络进行竞争性学习,竞争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协同。学生求胜心强,重视竞争结果,对此加以引导,对他们的学习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促进效果。学习者在开始时,先选择一位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开始各自独立地开展网络化主题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③伙伴。
到遇到问题时,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可以得到帮助。由于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若在主题探究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角色扮演
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则检查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当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换。
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下探究学习的探讨,我们认为虽然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学生应该在IE浏览中查找资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而不能随意上网,否则学生就会到聊天室或到与本课题无关的网上,不能自拔。因此,如何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协作学习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参考资料:《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网络课程中高级知识学习的设计》。现代教育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必修)
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