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一)
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
摘 要:信息技术课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创造性的开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网络作为平台进行主题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学习,本文重点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制定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网络化 主题探究 协作学习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已开始从过去单纯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教育向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方向转变。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
什么是网络化主题探究性学习
所谓网络化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形式开展主题研究,达到学习相关知识的目的。“主题探究性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具有学习主题的明确性、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广泛性等特点。
1、学习主题的明确性。主题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的研究问题,它应贯穿于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学习的主题就是要使学生明确干什么。
2、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生主动地获取在网络上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小组讨论,教师只是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讨论,形成探究性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方式的广泛性。在学习活动中,改变过去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学习、处理、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网络化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网络化的有效学习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解释和综合的过程,学习者能够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能够使网络学习环境使用自己的需求目标,这些学习有一些相对稳定的过程形式,形成网络化的学习模式。
下面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必修),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为例,具体讨论这种网络化主题探究的学习模式。
1、教学设计的组织形式
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等几种。我们发现:小组学习要远远优于传统的个别学习和班级集体学习。采用学生自愿组合,每组3~5人。各合作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互帮互学、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在研讨交流阶段,充分发挥各人特长和意见,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2.引入主题
要激发主题的探究能动性,教师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情绪智力,创设一种具挑战意味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思维状态,使他们“心求通
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浅探(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