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一)
边远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近期,通过深入学校、农户,调查、走访、座谈,对*乡小学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调查表明*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是*乡做为边远山区乡,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居住分散,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艰苦,待遇还比较低,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基础教育现状
**乡属于全县边远贫困山区乡之一,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53公里。全乡幅员面积43.5平方公里,境内山峦叠障,沟壑纵横。辖9个村民委员会,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56人,农户居住分散。全乡现有小学9所,在校学生834人,其中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385人,村小学8所,在校学生449人。无初级中学。全乡共设小学教育阶段六个年级,24个教学班,其中复式班9个。*乡在1998年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
2、师资情况
全乡小学教师县上下达编制37人,现有正式教职工32人,在岗任教27人,有5人不在岗工作(其中长期患重病3人,已报退休手续未批2人),实际缺教师10人。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中心校聘请代课教师10人、后勤工人1人(为中心小学寄宿学生蒸饭)。正式教师中民转公17人,取得国民教育大专文化程度的仅8人,在职取得大专文化的17人,中专文化的7人。50岁以上的17人、占53%,40岁以下的仅8人、仅占25%。
3、校舍情况
全乡小学校舍大部分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建筑总面积4256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有1052平方米,砖木结构有420平方米,土木结构有2784平方米,危房面积有2384平方米,C级危房面积有1521平方米,D级危房面积有1263平方米,危房占65.4%,给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
教育教学情况
历年来,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全体教育工作者尽职尽责,有力促进了“两基”成果的巩固。扎实贯彻“一费制”政策,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全乡小学学生全部免除学费,420个学生免除课本费,寄宿学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全乡教师转变了观念,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新课改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中心小学配备有远程教育设备,各村小建好了远程教育点,配备有电视机、影碟机,全乡教师集资入股购置30台电脑,解决了学生信息化教育问题。实验设备配置不足,仅能做一些简单的演示试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校园硬件建设落后。在全乡的9所小学中,除中心小学和二村、五村改造了部分危房外,其余村小校舍全部为危房。有1所学校仅有一幢教学楼,其余什么也没有;有5个学校没有围墙、大门;有7个学校的校舍建筑全是土木结构房屋。在8个村小中,有2个学校无篮球场。全乡村小校园内没有一寸水泥路面,7个学校没有一间水泥硬化的教室地面。有2个村小学租民房做为教室。
2、教师队伍建设困难突出。一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中心学校教职工编制37人,现有公办教职工32人(其中5人不能上岗),实际缺教师10人。复式教学现象突出,8个村小有6个办有复式班。二是教师缺额大,教师来源困难。近几年来,村小教师想到中心校,乡下老师想到城镇,结果**的教育和其他乡镇之间不平衡问题
边远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