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管理学角度看和谐教育建设(二)
2.实行几项转变,即从单纯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方法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从侧重智力与职业技术能力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从一本教材、一份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社会实践与电子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人才体系
和谐教育的核心是合理的人才体系。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任人唯贤”原则,作为人才选聘的标准。所谓“贤”,并不仅指才学与能力,首先是指德的要求,遵纪守法、廉洁勤政、大公无私、身先士卒,乃是道德的底线;而对“才”的要求,也不能单纯以学历、职称与职务衡量,而应以实际业绩来考评。在抉择时,德为人才内涵之本,而才为人才外延之力,须知一个无德、甚至缺德的“人才”对组织的破坏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2.构建人才体系,要做到专才与通才相结合,自然科学技术人才与社会科学人才相结合。对到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高层人才的要求,应以通才为主;到实际教学单位、组织的基层的人才应以专才为主。目前,很多教育管理部门将优秀教师提拔到行政管理部门或岗位,实际是对人才的不合理使用,背离了发挥优势、用人之长的原则。
3.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组织实施者,所以在人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他们的使用必须慎重。除了其要具有一般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外,还应有教学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在选聘、任命与考评时,应贯彻“领导、本人与群众三结合”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的作用。
二、构建和谐教育之关键控制点
虽然构建和谐教育有赖于社会各界、教育系统、学生家庭的共同努力,但教学系统的管理部门与各类学校毫无疑问是中坚和核心,也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现代管理理论的学习
在学习时,要注意不同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分析角度的不同进行有批判的学习。由于环境的变化,我们不能完全无条件地接受并应用这些理论,而应贯彻“继承、批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
(二)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在加强对现代管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教育应树立以下现代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服务于人
这里所指的“人”,“外”指国家、社会、家庭与学生个人,“内”指广大教职员工,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服务于“人”。有些部门、单位却以“自我服务,服务自我”为制订政策与开展管理的出发点,以教育成本提高作为高收费的理由,以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代替教育内涵上的苍白无力,完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德法并重,德治为先
德治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手段,应当结合起来。强调法治很有必要,但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加强法治的执行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制订法律、政策或规章制度应当广开言路,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与要求。这样的“法”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实施的有效性。三是法律可以从外部约束人的行为,而道德却能从人的内心来改变人的行为,从哲学角度来看,内心的影响力比外界的约束力更重要。
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与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教育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以上对和谐教育体系的构建的思索比较粗浅,仅作抛砖引玉之举,以期引起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参 考 文 献
[1]戴淑珍.管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浅议从管理学角度看和谐教育建设.李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5期
浅议从管理学角度看和谐教育建设(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