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管理学角度看和谐教育建设(一)
浅议从管理学角度看和谐教育建设
[摘 要]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国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的明智抉择。从国际上看,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也无明显优势,迫切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帮助。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价值观念的异化与贫富两极的分化,又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妨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与重要手段。只有实现和谐教育,才能造就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管理学 和谐教育 教育建设
一、和谐教育体系及其构建
构建和谐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需要全面规划,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管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或改善,对和谐教育的构建大有裨益。
(一)教育目标体系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的方法。在运用MBO确定教育目标体系时,应当注意:
1.社会各种组织与团体都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如政府应更多重视“德治与法治并重”的原则;媒体应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真实性与思想性为准则;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任用、培训、奖惩等环节,更多以“德才兼备”为评价标准;而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应将子女的教育作为家庭管理的主要目标。
2.从教育系统分析,构建和谐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应摒弃“教育产业化”的错误思想与相关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高收费、乱收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其次,要树立区域与城乡教育和谐、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谐,公办与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
3.和谐教育目标体系的确定,应从环境分析着手,既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各方面的能力与限制条件。SWOT法是一种对组织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教育部门及各类不同学校制定目标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思路与途径。
(二)教育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教育组织体系仍是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体系,既不适应教育事业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的需求。按照现代组织理论加以改造很有必要。
1.教育组织应从“金字塔型”逐渐转变为“扁平型”,以提高管理效率与应变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2.教育组织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再造是组织自我变革,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发展方向,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各级教学机构与单位。
(三)教育方法与手段体系
面对社会要求与教育体系自身的需要,在教育方法与手段上,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做到在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在这方面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决策最优化与管理民主化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方法。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决策最优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
浅议从管理学角度看和谐教育建设(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