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特色办学的探讨
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重点校、示范校,但一定是一所成功的、有生命力的学校。社会需要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的学校,就像生活中从来不是单调的一种颜色,五颜六色才是常态。学校办得有特色,才能在教育的整体布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以引导高校重视学校的办学定位,总结创建本校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如何认识办学特色
从哲学角度看,特色是蕴涵于共性中的特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由政府直接以指令性计划进行管理,使得高校缺乏特色办学的意识。而今,要在尊重大学共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个性,积极提倡和鼓励多元,最终达到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的和谐统一。当然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对一所大学来说,特色办学还要有其办学理念,有其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办学特色是创造出来的,有创新性的办学理念,才能办出有特色的大学。办学特色既可以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包括大学的治学方略、办学思想等,它们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特色之本;也可以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布局、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既可以是显性,也可以是隐性。社会公众看到的多是学校的显性特色,如学科专业特色、校园建设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等。而业内人士感受到的多是学校的隐性特色,如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大学精神等。显性特色和隐性特色协调统一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也具有多种属性即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独特性,即本校特有的,体现人无我有。优质性,即优于其他学校,体现人有我优。稳定性,即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并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发展性,即办学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走特色办学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特色人才,走特色办学之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高校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办有特色的大学,其内涵就是坚持特色立校、兴校和强校,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当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同志强调“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科技进步与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两大重要支柱,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两大任务。在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改革开放发展自己同时又面临“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需求多样化、人才竞争激烈化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责任重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创新、体制创新,做到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个一级指标的内容就是“办学指导思想”, 它首先包括了“学校定位”和“指导思想”等二级指标。“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学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学校发展当中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从之分的。三大职能是高校总体而言的。从具体某一学校来说,并不一定要求同时履行这三种职能。类型、层次、条件、特点不同的学校,或者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时期,都可以有所侧重,在保证“培养人才”这一最基本职能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下有重点地履行其他职能。“学校办学是否有特色,集中体现为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否有特色。从中外大学发展来看,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必须把握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准确分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抓住历史性机遇,破除陈规,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办学理念具有指导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的作用,它还能够作为一种准则,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师生的实践,培养受教育者的向上精神。
关于高等学校特色办学的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