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专门性准备活动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二)
2.2 中枢神经
身体的任何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各组肌肉在其控制下精确的配合才可以完成动作。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就会在大脑皮层相应的中枢留下痕迹,所以使一般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各中枢间的暂时联系得到迅速的提高,提高了大脑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促使大脑皮质的兴奋达到适宜的状态, 人体大脑皮质适宜的兴奋状态是实现各种机能活动的前提条件, 它包括大脑皮质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和对自主神经的调节。人体的躯体运动是受大脑皮质经锥体外系的下传调节实现的, 大脑皮质的适宜兴奋状态可使人体肌肉达到更精细的机能定位与协同配合, 从而在运动中可实现更准确的技术动作, 也可减轻内脏系统机能惰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2.3 内脏器官
内脏器官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兴奋由大脑皮质传出后, 需要经过皮质下中枢, 最后才传送到所支配的内脏器官。再加上自主神经系统传递兴奋的速度比运动神经慢, 这就决定了在需要迅速提高其功能时, 内脏器官表现出更大的惰性。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 人体能量需要量骤然增加, 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及时排除, 要求心脏、肺脏等内脏器官加快工作来满足运动时的需要。但是, 由于内脏功能惰性较大, 运动一开始, 运动功能和内脏功能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不相适应。只有内脏功能的惰性逐渐得到克服以后, 人体运动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运动开始后心脏的供血量增加, 氧气的需求量增大, 肺的通气量就增大, 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就得有所提高。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起着良好的作用。
2.4 关节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结缔连结。关节里面有两层物质, 其中内层为滑膜层, 滑膜层可以分泌透明的蛋白样粘液, 具有润滑和营养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运动初期关节面之间的滑膜层并不会一开始就分泌滑液保护关节软骨,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升高, 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 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 加大关节的灵活性, 从而预防韧带和关节的损伤。
2.5 对体温调节方面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可以使身体感到发热,体温逐步升高,体温调节功能加强,提高了神经系统地兴奋性和神经传导地速度,加快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降低了肌肉的粘滞性,防止了在正式练习时因强度过大而发生的各种运动损伤。
3. 专门性准备活动对心理方面的作用
3.1 对学习动机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中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 特别是组合新颖、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身体练习, 使学生能够在心理上由感觉到感知; 由注意到记忆; 表现出愉快兴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条件。
3.2 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如果在心理上学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的心态, 会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知识。准备活动要注重调动人体内的各种积极因素, 从心理护理和保护上着手, 力求把情绪调节到最佳兴奋点, 保证能在教学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在专门性准备活动中也可以采取做游戏的方式。通过各种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 可以充分活动开身体, 又能调节好情绪, 使准备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田径教学专门性准备活动对专项的功能
4.1 完成与专项技术相关的身体机能准备
在做专项备活动时,由于之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一般性准备活动,人体已经基本克服了生理惰性,肌肉的温度升高、粘滞性大大降低,同时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逐渐增强,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大幅提高,关节灵活性也大幅度提高,已经初步具备运动的条件。这时所进行的专项准备活动,主要是针对与专项技术相关的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的充分活动,使得人体的机能更符合专项技术的需要,让学生提前适应紧接着的专项学习,克服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消极因素,以提高教学效果。
浅述专门性准备活动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