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调控体育教学的课堂情绪(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教学情绪场的构建是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根据知识内容积极构建教学情绪场,从而努力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课前唤醒情绪
把学生的情绪由潜伏状态转移到积极活动状态,使学生做好学习活动的最佳心理准备,唤醒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迅速从课前的各种活动状态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中。同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要积极维持教师自己和学生的双边情绪唤醒状态。
2、诱发兴奋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观察、捕捉学生的情绪兴奋点,创设情境(趣味情境、问题情境等) 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需要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注意场地与强度的安排,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处于一个学习的兴奋点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心理场。同时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效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绪匹配
设计出能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情绪情感的方法,使之有效地匹配到认知活动和学习行为中去,以提高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效能。在维持师生双边情绪唤醒的状态下,激发学生产生与学习情境相关的积极情绪,使愉快因素集中于教学过程,如角色扮演、模仿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情绪匹配。
4、反馈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结束环节,提供恰当的反馈和评价,这是教学情绪场构建的延伸性环节。在反馈和评价过程中,可通过激励式、问题式、概括式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强化。在给予反馈和评价的同时,要适当地使用表扬和奖励。“好表扬”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所有学生的进步都应当受到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产生能力效能感,从而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外源性动机。及时和恰当的点拨、反馈及评价性总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课前课后的情绪渗透
(一)、备课中情绪因素的介入
1、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绪因素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绪因素,各种情绪因素恰恰可以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材、教法是教师课堂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或载体,教师对教材内容中的情绪、情感进行挖掘,赋予组织呈现以及灵活运用教法是教师调控课堂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案例的趣味性,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有所用。
2、备学生,把握学生个体和群体情绪因素
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对学生个体和群体情绪因素有明确的感知和理解,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有很好的把握,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课堂情绪状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因为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而责备学生,这是备学生情绪不充分的表现。一味的责备常常会适得其反,把问题越弄越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较好的情绪感知和洞察能力。
3、备场地,营造美好环境情绪因素
场地、器材布置美,力求做到场地干净,清洁美观、放置有序,场地周围配以富有教育意义的标语、图片,使学生赏心悦目,在增加美的感染力的同时调控学生情绪,使学生的情绪保持最佳状态,取得学习活动中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反思中情绪因素的渗透
教学经验反思和课后反思是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课堂情绪和学生情绪的反思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身对付应激情境的经验,使自己教学手段变得更有技巧,情绪更稳定,教学能力逐渐趋向成熟。
如何有效调控体育教学的课堂情绪(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