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速度—指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即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快速反应、快速完成动作、快速移动的能力。如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等。
C 耐力——指机体维持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而不疲劳的能力。重点是发展肌肉耐力和全身耐力。如自然地形跑、10分钟跳长绳、半场三人制篮球赛等。
D 灵敏——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人的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如躲闪跑、抢篮板球等。
E 柔韧——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如器械操、关节操等。
有了全面的身体素质,便于运动员“智能移位”(即改项)。如跳高改跨栏、全能。
2.专项素质竞训,如背越式跳高,重点抓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助跑,采用“J”字型助跑,步数8至12步之间。助跑要连贯、有节奏,要控制好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加速过程,使最后一步既要达到最快水平速度,又要有利于向垂直速度转变。第二环节是起跳,当起跳脚一触地面,使身体迅速、垂直与平稳腾起,用眼睛的余光判断横杆的位置。第三环节是过杆,要充分伸腰挺髋,头与颈部用力后仰,形成完全背弓。第四环节是落地,当髋部过杆后,及时用力低头、收腹、屈髋、举小腿,使其越杆成功并安全着落海绵垫。髋部是否迅速过杆,要用眼睛的余光或过杆时间来判断。
3.心理素质竞训
培养运动员的优秀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和强手对抗、竞争激烈时战胜对方的重要因素。如跳高运动员面对一次次升高的横竿,尤其是向最高记录冲击时,向自己从来没有超过的高度飞越时,心理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心理素质优秀的运动员,往往信心倍增,技术发挥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技术。而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则常常喝水上厕所,会在横竿前犹豫不决,技术动作变型,发挥失常。因此,要求学生运动员在每一高度试跳前一分钟,回忆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经验。
(四)学习与竞训在教师
扎实的文化知识与全身心投入训练,赛出水平获得双赢关键在教师。学生运动员是在不影响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进行常年的、间断性训练比赛。学训矛盾,是由于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关系处理不当,出现的文化学习与训练相对立的现象。当学生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时,却是其他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的时候。要避开学生的学习时间,利用上学前的早上、午休、放学后傍晚的课余时间训练,大课间体艺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训练,双休日、暑寒假时间训练,能有效化解学训矛盾。
分管体育校长、班主任、体育教师、家长等务必每周或一月一次协调会,班主任反映文化成绩,体育教师反映竞训成绩,家长反映生活习惯,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督促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外出比赛回来,相应学科教师要及时帮学生补上,只有让学生以扎实的文化成绩和充沛的精力投入竞训,才能使学生在学业和业训中取得双赢,为“更快更高更强”打开发展时空。
三、小结
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招聘引进有教科研头脑的体育教师,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评优评先奖励体育教师、学生运动员,保证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与体育竞赛双赢等,这一切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体育教师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具有教科研头脑,科学选材,科学竞训,爱兵如子,保持学校体育物色长盛不衰、持续发展,这个持续发展关键在体育教师教科研竞训理念。
学校竞技体育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工作之一,是反映学生时代风采的精神文明窗口,是学校团结、奋进、健康、实力的象征。学校校长、体育教师尽职尽责、同心协力,全校师生以校为荣,以主人翁姿态,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兴旺发达、为国家发现、培养与输送优秀体育后备苗子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编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2]浙江省教委制订:《体育保健教学指导纲要》,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4,12.
[3]国家教委、体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3.
[4]李德昌,李宜南,李海.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素和教学要点.《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1998,1.
业训核心在校长关键在教师(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