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境中来,回体育中去——浅谈小学低段体育课堂的情境营造
题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一个体育老师的日常教学出发,从体育课堂情境营造的好处、如何营造课堂情境和在体育课堂营造教学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对在小学低段的体育课堂的情境营造阐述了自己浅显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 小学低段 体育课堂 情境营造
※反思问题
今年我教二年级的体育课,发现开学几星期来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从前比起来,可真是天壤之别。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了,人也没精神了。这让我感到很纳闷。这一届学生是我由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一直以来,他们对体育课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并参与各类活动都非常积极。怎么过了个暑假就变成了这样呢?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我在一堂体育课上问了学生们:“为什么你们这么无精打采的啊?是不是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喜欢玩游戏了啊?”学生们回答道:“周老师,不是这样的,这些我们都已经玩厌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还不如让我们自己玩呢!”学生稚嫩的回答让我感到吃惊,这不得不让我深刻地反思。是啊,有哪个人愿意每天都做着同一件事呢?同样,学生们又怎么会乐意接受千篇一律的东西呢?但是水平一的教材内容就只有这么一本书,而我们却要用两年。那么,我们在体育课堂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收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掌握了技能这一双重的效果呢?
一时间,我通过查阅各类体育教学文献,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总结之后,我发现在课堂上合理地营造教学情境就是我要寻找的金钥匙。
※阐述概念
体育课堂的情境营造是指在体育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心理想象和身体运动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进行人为假设和想象,变成形象的,有情有境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场境,使学生身在课堂教学,却仿佛入景入情,并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原来进行教学预设时,我们总是很注重是不是把每个环节是否设计得很精彩,很有效。但是如何把这一个个原本独立的环节,用一种方式把它们巧妙的串联在一起,既有关联又有递进却很少去思考。那么体育课堂上的情境营造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弥补这一不足。而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枯燥单调的体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其主观需要。因此在小学低段的体育课堂上更应重视情境的营造。
※深入探究
一、好学不如乐学,低段体育课堂情境营造的优势
◎化整为零,促进教材重组。在体育课堂上要有一个合理的情境呈现,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情境和体育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创编成紧扣主题的情境教学内容。这样原本单一的教材获得了多元化的重组,被赋予了更深、更新的教育寓意和练习情趣。也就防止了教学的千篇一律、学生消极怠学的现象。
◎和谐共振,激发学习动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堂上的情境营造正是教师以充满想像的意境、丰富多彩的场景和生动语言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求知心向、学习动机和情感的过程。因为有了这过程,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教师的导向产生“碰撞”、“共鸣”,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的多边互动形式“共振”,和谐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情境中来,回体育中去——浅谈小学低段体育课堂的情境营造(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