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队列队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二)
案例4: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进行队列队形训练。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二、活跃课堂气氛 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若要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潜在的天分用来提高练习效果,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难度。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我除了关注学生练习以外,更关注学生展示,向那些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提前布置“任务”。
案例5:教队列前,提前布置“任务”,教授后要指定的某些学生展示队列动作。在这种“善意”的压力下,全体学生会全神贯注地跟教师“学练”; 根据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教学。在进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不是练习次数多了,学生厌烦。就是方法不适合学生,总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针对学生能分辨左右方向的状况,引导学生从左右脚的交替时开始数数。此方法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踏步走、立定的动作方法。
案例6:教向左(右)转的教学中,我制订的标准是转对一个方向得1000分,10次练习后看谁的得分高,全体学生的兴趣高涨,因为其他老师只会让他们体验百分评价所带的快乐,而我让他们可以向1万分靠近,所以,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转错方向的很少,队列练习变成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
案例7: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种空间感和本位感较强的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我就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三、教师要运用幽默激励的语言 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惫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的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赏识和赞扬;在活动中教师经常注意用视线接触学生,告诉他们老师在注意他们等方法,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四、课后巩固 要充分利用课间操和学校举办其他活动时的机会,对队列队形进行练习巩固,体育教师要负起责来,求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形成考核机制对各班进行考核,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反之予以批评,来加深对队列队形的认识。 总之,小学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然它不是热门的体育教学内容,但它也应该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切十分重要的内容。希望我们体育教师能重视队列队形练习在体育课中的地位,认真搞好队列队形的练习,把队列队形练习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队列队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