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授少儿打乒乓球的一点体会
摘要:乒乓球被称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对少儿视力、智力、反应、灵敏等有良好的影响。作者通过教授少儿学习打乒乓球,认为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基本技术的系统训练是其以后成长的关键。要建立球性,正确的基本动作为主,在继续提高手感、动作协调性的基础上,加强步伐加强动作的调节能力和自控能力,并在爆发力上狠下功夫,以期建立扎实的基本技术。
关键词: 少儿乒乓球训练方法;球性;步法;基本技术;训练
1 前言
乒乓球被称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对少儿视力、智力、反应、灵敏等有良好的影响。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我国部分省市的优秀少儿乒乓球运动员,他们的智力水平,操作能力均优于普通学生,自信心、自持力、独立性和思维敏捷均较强,打乒乓球能使人聪明起来。
另外乒乓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从小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很好的为我国乒乓球运动培养很好的后备力量,是我国该项目长盛不衰的人才保证。
根据目前统计情况,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在1000万左右,参加业余体校和重点少儿体校训练的少儿运动员约有3万人,然而乒乓球运动在小学的开展不尽如人意,目前仅有极少数的学校配备为数甚微的乒乓球台等设备,又因为乒乓球不是小学体育的必修课,很多老师并没有专业的教授乒乓球的水平,出现了乒乓球水平低下。一些教练认为兴趣作为个性心理因素,是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少儿早期训练中要抓住少儿们“有兴趣”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喜欢这项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球感、培养正确技术动作;二是身体素质,众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身体素质是运动的基础,身体素质的最佳练习时期是在6- 9岁之间,这个时期是发展灵敏、速度、柔韧等素质的敏感期也是提高肢体综合能力的黄金时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20个7~10岁的少儿乒乓球学习者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
3 结果与分析
本人对20个7~10岁的少儿乒乓球学习者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3.1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教学应该循序渐进,首先应从熟悉球性开始。然后在教授各种单项技术,如正反手的攻球、搓球、发球、还有各项步伐等等
熟悉球性是练好乒乓球的基础、也是为以后更快掌握新的基础动作的前提,练习的方法有:
一、自抛自接
学生将球里于左手掌心。在身体前垂直向上抛起80-IOOCm左右高度,旅后伸右手接住球。在球被抛起到被接住的这段时间内,练习者可以做连续击拿动作来丰富此练习内容交替击球。作用:体会球的高、低,轻、重对手掌搜击力大小的影响体会手掌的松紧程度对球弹跳状态的影响.体会手攀与地面的角度变化对球弹跳方向的声响.
二:抓反弹球
学生原地站立。手持一球,然后把球垂直扔向地面在球弹起到一定高度时把球接住。此练习有利于学生控制和稳定自身的击球动作和击球心理。熟练以后可以拓展到原地连续颠球———慢跑中连续颠球———走动中正、反拍面交替击球.
浅谈教授少儿打乒乓球的一点体会 (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