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世界 变化无奇——调整图形》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的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5课《调整图形》。这是计算机画图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生学完画图工具后,对菜单工具的深入学习,其中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本课内容如果掌握得好,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创作绘画的时间,而且能够变换各种图形的形状,为今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与图形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我校信息技术教学起步较晚的现实特点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内容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学生前面已经学了怎样启动画图软件和画图软件的组成部分,能用一些简单工具进行画图并填充颜色,对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学习“编辑”菜单中“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 2、认识并学习“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学习“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 难点:感受“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灵活加以运用。 五、教学方法分析 本课采用情境创设法、讲解演示法、单刀直入法、讲练结合法、优劣互补法、因材施教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动画片《西游记》看过吗?喜不喜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的主题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头曲) 2、这部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3、孙悟空身上有哪些宝贝?(金箍棒、三根毫毛等)又有什么本领?(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等) 4、这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走近《西游记》,见识见识孙悟空的本领,同时也去帮助帮助那可爱的猪八戒,好不好? 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孙悟空吹毫毛 1、(出示孙悟空图像)小朋友们,孙悟空身上有三根毫毛,一吹就能变出许多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猴子,你能在电脑上“吹”出这些猴子吗? 2、学生打开图片,自主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优生上台演示并介绍自己是如何操作的。 4、教师复习并演示操作步骤:(1)使用工具栏“选定”工具选定图片;(2)打开“编辑”菜单使用“复制”命令复制图片;(3)打开“编辑”菜单使用“粘贴”命令粘贴图片;(4)使用“选定”工具调整图片位置;(5)运用同样的方法生成许多“孙悟空”。 (二)金箍棒随意变 1、小朋友们,老师已把孙悟空的金箍棒拿过来了,请看(出示金箍棒图像),你能像孙悟空一样把金箍棒变大吗? 2、学生打开图片,自主思考尝试,探索操作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请能够完成的同学演示并介绍操作步骤,其他同学随时上台补充完善。(学生上台演示) 4、教师小结并演示操作步骤:(1)使用工具栏“选定”工具选定图片;(2)打开“图像”菜单“拉伸/扭曲”命令,在弹出对话框“拉伸”选项“水平”和“垂直”输入框中输入合适的值(讲解数值的含义);(3)按“确定”按钮成功调整图片。 5、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变大的金箍棒变小呢?请自己试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学生可以互相帮助) (三)猪八戒寻方向 1、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看一看猪八戒好吗?(出示猪八戒图像)猜猜看,猪八戒想去哪里?(花果山) 2、他现在走的方向对不对?你能不能帮他找一个正确的方向,使他能找到花果山的路? 3、学生自由讨论并全班交流发言。 4、学生动手操作,探索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5、同桌交流方法与步骤。 6、同桌合作上台演示,一位学生讲方法,一位学生操作。(步骤:选定图形-进入“图像”菜单-选择翻转) 7、教师讲解“翻转”选项“水平”输入框数值的含义。 8、除了水平翻转还有别的吗?谁来说说? 9、学生尝试各种翻转或旋转,教师巡视指导。 (四)猪八戒学变法 1、猪八戒终于到了花果山,看到孙悟空正在练变法,(出示课件)大家看,孙悟空的本领真大,猪八戒心里痒痒的,他也想学学猴哥的变法,小朋友们能帮猪八戒完成心愿吗? 2、学生打开图片,摸索方法,尝试将图像形状进行变化。 3、请学生上台演示,介绍操作步骤:选定图像-打开“图像”菜单-运用“扭曲”命令 4、教师提示操作要领:操作的关键是先选定。 在学生能够简单运用画图工具的基础上,在各种情境的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少走歪路,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而又不失条理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以互动的方式融成一片,作好学生学习的“宏观调控”,而留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切实体验和思维过程! 三、实战演练 1、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不仅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还帮助了猪八戒,感受到了快乐,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不过老师想进一步考考你们,好不好? 2、下达任务:从四幅图画中选择一幅,根据要求展开想象将它完成,比比谁的作品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3、出示综合练习:我的自画像、花儿长大了、猪八戒照镜子、我的足球新设计,供学生选择。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 5、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自评。 6、学生互评,提出改进建议。 7、教师总评,进一步完善作品。 8、教师小结:真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会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画面,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在这里进行一一展示,课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精心设计实战练习,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求使作品富于创新、富有艺术性,这样学生的作品就会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作品展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结合教师的适度表扬、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并且为以后的再学习提供“营养”,注入“血液”。 四、课外延伸 1、布置作业:用我们已学的方法,把七巧板拼成各种图案。试试你能拼几种? 2、出示作品样本,教师提示技巧。 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兴趣,使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八、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应充分体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谈谈点滴体会: 1、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趣味化。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易分散的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规律,本堂课以学生熟悉且喜欢的《西游记》人物为入手,创设了一些教学情境,主要围绕四个情境活动展开教学,如此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引导,使师生活动轻松化。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忠实的引导者。教师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操作技巧的点拨为引领,帮助学生少走歪路,解决问题,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而又不失条理的情况下主动学习,从而易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3、激发想象,使思维空间最大化。 实战演练环节,我精心设计了四个综合性练习供学生选择:我的自画像、花儿长大了、猪八戒照镜子、我的足球新设计。当学生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动画图片以后,都想跃跃欲试,其创作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由于没有给学生规定任何条条框框,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学习的主动性则可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空间得到最大化的拓展,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