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角色扮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曹娥镇中心小学 童俊杰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角色扮演类游戏吸引玩家成因,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角色扮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大有可为。然后分别论述了角色扮演的定义,角色扮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角色扮演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字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角色扮演
现在有很多网络游戏让游戏者进行角色扮演,这种模式吸引着许多的游戏爱好者为之着迷而不能自拔。为什么这类角色扮演游戏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类游戏满足了他们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很多心理需求。在游戏中游戏者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扮演的成功会让玩家不断“努力”去追求更高的成就。角色扮演游戏启发着我们进行思考,是否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学实践证明角色扮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大有可为。以下是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的浅显论述。 一、角色扮演的定义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是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 二、角色扮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有着明显的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并且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在课堂中进行角色的扮演或互换,让小学生的“参与”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键盘中的数字》一课,教学的内容是用小键盘输入数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属于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师制作网络课件,精心营造了一个宇航员宇宙探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光荣宇航员的角色,通过闯关的形式让学生在闯关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数字输入的技能。学生为了扮演好宇宙员的角色,肯定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老师的任务。 2、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综合性、创造性、人文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技术的教学和传授,还应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的意识、合理运用技术的品德、应用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是条捷径,原因是教育作为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学生对社会各种角色的扮演过程,有利于促使学生关心社会和自然。角色扮演的过程,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发展了他们能力,对他们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 如《对空气污染的研究》一课,教师在课始播放各种环境被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周围环境日趋恶化的现象,激发起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强烈愿望,然后让学生扮演环境小卫士的角色,让学生制作一份环保宣传资料,并让他们在中国科普网中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下载到写字板中并作适当修改,然后把这分宣传资料在同学之间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这堂课堂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从网上下载文字,而且还让学生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会努力去保护环境,从而成功进行了环保教育。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中经常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电子小报》一课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在电子小报制作过程中,学生进行适当分工,分别进行资料查寻、排版、文字输入、版面美化等工作。虽然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承担任务的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完成电子小报,通过这样的合作活动,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知道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为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作好准备,加速了学生社会化进程。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4、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角色扮演的成功会促使学生对后续的任务越发感兴趣,从而实现维持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搭建城市建筑物》和《规划一个城市》两课,教师让学生扮演城市设计师的角色,让他们通过PowerPoint软件中的自选图形工具亲手绘制一座漂亮美观、规划合理、适合居住的城市。教师在授课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会不断努力去设计好每一个建筑物,调整好每一个建筑的大小、颜色、位置等,他们的兴趣会长期维持下去,有时还会延续到课后,甚至延续到下一节,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设计出一座心目中的理想城市,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城市设计师。兴趣的维持无疑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成功的角色扮演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促使学生不断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有声有色的幻灯片》一课,教学内容是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设置自定义动画,教师预备了“龟兔赛跑”的图片,然后请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一位学生扮演“乌龟”,一位学生扮演“兔子”,一位学生扮演“裁判”,其余学生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组成的拉拉队成员,通过学生的“亲力亲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角色扮演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有声有色的以龟兔赛跑为主题的幻灯片。学生为了把刚才有趣的场面通过幻灯片表达出来,居然想出了很多多“点子”。例如用话筒录制乌龟和兔子的话语,用标注文本框的方法使乌龟和兔子的语言更直观,为了使自定义动画符合情景需要,学生还要求老师教学如何调整自定义动画的顺序(不是本课内容),学生的“点子”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这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表现。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角色扮演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角色扮演呢?我觉得应该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计情境。 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根据学情确立三维教学目标,然后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以情境为主线贯穿整堂的教学。 第二步:设计角色。 教师可以根据情境需要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角色设计。这些角色可以是真实的角色,例如自学者、合作者、助学者等,可以是虚拟的社会角色,例如广告设计师、导演、环保志愿者、城市设计师、画家、推销员、打字员、旅行者等,可以让全体学生扮演同一角色,也可以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第三步:角色扮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反馈,尽量多一些鼓励和表扬,激励他们不断为扮演好某种角色而努力。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网络课件,利用课件的互动性让电脑根据学生表现作出及进准确的评价。及时反馈评价是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的关键。 第四步:分析总结。 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或者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馈角色扮演的体会,让学生谈谈角色扮演的收获。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是我们设计角色扮演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