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银行自身的发展对策
1.明确中间业务的市场定位
从本质上看,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来的业务,它或者是资产负债业务的延伸,或者是为资产业务而服务。中间业务创造的收益包括直接和间接收益两部分:直接收益是办理中间业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间接收益是指通过开展中间业务,促进资产负债业务而增加的收入。如担保、承诺、代理融资、代理理财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选择、风险分摊结构设计、财务模型开发,以及项目合同与融资合同审查等服务,就是直接从资产负债业务上衍生出来的,建设银行应该将两者结合,使他们可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2.构建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无论在中间业务收入、收入结构,还是在中间业务创新品种、创新规模都存在很大差距。双方已进入到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已历经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初级阶段,以投资银行、银行卡、信用担保、衍生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要中间业务收入的成长阶段,进入到适应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我国中间业务创新还处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看到差距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空间很大。
建设银行的当务之急是立足于挖掘市场需求,积极增强业务创新能力。既要学习模仿国际活跃银行已经开展的业务,更要主动尝试市场上还未出现的业务。同时,增强市场的调研和产品研发能力,整合内部资源,增加服务功能,着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占用少的中间业务产品,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最后,逐步推进创新中间业务,慎重培养和发展一些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评估结算、投资银行业务等,并随着国家政策的松动,逐步进入交易性的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市场,发展高层次、高收益,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中间业务。对于建行而言,需要对照国际托管产品标准来整合和优化建设银行现有托管产品,在产品自动化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力争接近或达到国际托管业务水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快托管产品创新。根据市场与客户的需要,及时推出绩效评价、资产配置研究和资产组合管理、风险评估与管理等高端增值服务。同时,要与监管机构充分沟通,全面了解和正确掌握政策、监管信息,增强把握托管产品的主动性。此外,要力争在2到3年内使建设银行托管业务取得国际标准认证。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对核心人才的培训,这里所讲的培训是那种高质量、高成本的培训,把培训作为一种凝聚核心人才的手段;同时,鼓励员工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注册会计师、评估师、律师、基金从业人员及外汇从业人员等资格,建立一支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中间业务人才队伍。二是建立核心人才绩效评价体系。为了建设有利于中间业务迅速发展的环境,还要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行之有效、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的绩效制度,充分落实人力资源的要素价值。如:针对高级管理人员与关键岗位人员制定预期收入账户,使其未来收益与现阶段持续努力的工作业绩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留住核心人才。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各种预期收益组合,使其未来收入与个人岗位技能以及逐渐积累的各项工作业绩有机结合,维护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避免业务发展波动。
4.完善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机制
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定价和收费机制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差别很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不完善,多数商业银行定价政策不统一,相同中间业务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甚至在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收费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商业银行应当在此加大技术投入和人员配备,通过系统内和行业内交叉合作,完善市场构建,合理定价,并不断进行规律化,合理化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5.加强中间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
建设银行直接参与风险投资在现阶段是不允许的,但作为企业风险投资顾问,可以帮助企业打开更多的融资渠道,如在项目融资中可以协助我国的企业更大规模地引进国际资本,也还可以引导国内资金注入大型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中,或为其提供各种经济金融信息的便利。作为金融中介,建设银行为众多有资金需求的客户联系投资公司、发行信托计划,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为客户筹措资金,起到了金融纽带的作用。加强相关领域的风险滚利和风险控制是建设银行面临的崭新议题。通过风险管控,风险转嫁以及强化监管和业务合作可以有效的改善此类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晓燕,邓晓丹.《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与创新选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48;
2.张树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再思考》[J].特区经济,2006,(3):33-36;
3.张文娟.《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46-48;
4.李菁,刘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探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8-12;
5.张国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化比较与发展战略》[J].金融研究,2003,(4):18-20;
6.陈红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4):31-32;
7.韩军.《现代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7):51-55;
8.侯尧文.《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 [J].西北大学:西方经济学,2009;
9.魏海丽.《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J].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2009;
10.郭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 [J] .湖南大学:经济法,2009;
11.邓小惠,陈向阳.《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隐性需求与创新》[J].金融论坛,2008年8期-;
12.李艳.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探讨 [J].南方金融,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