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业务经营风险日益加大的今天,中间业务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由资产负债业务衍生而来,它对于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壮大资产实力、分散经营风险、促进利润增长、优化收入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起点也较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初步形成规模,综合比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成熟、内控制度不全和相关金融立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较为突出。本文以建设银行为例,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研究形成现有状况的原因,包括体制、政策法规、理念、人才、创新机制等诸多方面。并结合建设银行的实际情况探索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提出了关于促进混业经营,创新管理模式,明确市场定位,构建开发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和产品定价已经风险管理在内的七项举措,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问人(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经营活动。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的过程中,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不涉及自己的资产与负债运用,发生的业务一般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不受影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越来越注重中间业务的创新,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明显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2012年上半年,各家上市银行业绩均取得了大幅度增长,除传统的利息收入外,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提升成为各家银行利润突飞猛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2011年各主要国内商业银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按高低顺序做下表:
以中间业务中最具代表性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例:2011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457.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9.07亿元,增幅为23.69%,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74.33%。;招行30.12亿元,同比增长127.84%;中信银行7.15亿元,同比增长77.86%。
另外统计表明,2012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一半与基金代理业务有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带动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收入中占比的大幅提升。
就建设银行而言,从产品发展情况来看,他的银行卡、委托代理、支付结算、咨询顾问、资金交易等五大类产品收入超过了15亿元,合计占到全行收入的92.21%,是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银行卡类继续保持收入绝对量第一,占全部收入的31.77%:委托代理类收入新增贡献最大,占全部收入新增的35.69%。除因会计科目细化导致其它类收入同比下降外,各大类产品均实现了同比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