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六)风险
1.后摩尔定律时代
业界大概提出了三条后摩尔定律的道路。即More Moore, More than Moore 以及Beyond Moore。More Moore使用创新半导体制造工艺更激进地缩小数字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More than Moore则在系统集成方式上创新,系统性能提升不再靠单纯的暴力晶体管特征尺寸缩小,而是更多地靠电路设计以及系统算法优化。Beyond Moore方案,即使用CMOS以外的新器件提升集成电路性能。三条路都极具挑战,无论哪一条都很难在延续摩尔定律高速增长的传奇。摩尔定律的威力在于生产一个晶体管的成本每18个月减少一半,这样的指数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果汽车生产符合摩尔定律,那么现在一辆汽车可能只要几块钱。很不幸,农业和大多数工业并不符合摩尔定律,他们线性增长甚至对数增长。正因为有摩尔定律,集成电路高速发展,带动了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才有了现在世界的繁荣。摩尔定律发现的时候,那是半导体行业的黄金时代。著名的仙童八叛徒乘着半导体技术的硅火燎原之势,先后创立了百余家公司,并使得圣何塞旁边的地方被人称为硅谷。硅火燎原的时代,芯片拥有极高的利润率,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资本疯狂跟进,吸引海量顶尖人才进入。当时芯片的火爆程度绝对不亚于如今的互联网。那时候,工艺技术简单,设计简单,投资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民间资本都非常乐于参与。美国依靠着那时候的海量资本和人才建立起非常非常高的技术壁垒。
2.芯片行业发展停滞饱和
摩尔定律终结之后,半导体行业发展停滞饱和,利润率下跌,资本市场早已不追捧。美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是夕阳产业,没有什么年轻人的机会了,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转型,抛售,合并,市场上的职位越来越少,就算现在能够保住一个职位,很难保障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有位置。研究院里面二三十年经验的老人被扫地出门。
3.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摩尔定律生效的年代,工艺技术快速发展,花几年时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才追上了现有技术,人家已经迭代到下一代技术了。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又处于劣势,赚不到钱,但研发投入依然巨大。当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就是这么被拖死的。如今,摩尔定律失效,物理极限的铁律阻挡在前,对手没办法再拉开我们更多距离了。追平对手不再遥不可及。
4. 产品核心零部件被限制进口
为扼制中国加快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此次美国关税清单上,多数以高新核心技术以及核心零部件为主。企业内部需尽快探索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替代品,同时加强技术创新,避免企业产品僵化,最终导致企业产品退出市场的局面发生。
(七)未来的收益
1. 1999年的借鉴
1999年以后的中国军工装备产业毫无疑问的突飞猛进了,而这时在西方和日本集体技术封锁的条件下取得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
2. 从2018年到2019年,中国对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大大增加。
华为的利润率一般稳定在7%左右,去年净利润593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月赚49亿人民币,前八个月净利润没有增长,意味着增量全部用来做战略投入了,初步估算就增加了七八十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这只是一个估计值,而早先华为公布的是2019年的研发费用预计大约在1200亿人民币,比2018年的1015亿人民币增加接近200亿人民币。2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对于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来说,实在是太惊人了,2018年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也才2519.3亿元,该行业的研发强度一般比较高,都在10%-15%左右,实际上按照15%的高位计算,全行业研发投入2018年在大约377.9亿人民币。
当然了,华为2019年增加的大约200亿人民币研发投入不会全部投入到芯片,我们就保守估计大约50%投入到了芯片研发,那就是100亿人民币,这也是相当于把全行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了25%以上,当然了我认为华为新增研发费用应该绝大部分投入到了芯片.实际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HR们,在2018年的校招应该体会到了,因为华为海思大幅度提高了校招的待遇,带动了当年集成电路企业的校招待遇普遍性的上涨。当然,我国目前除了海思,还没有出现任何一家巨无霸芯片公司的迹象,体量都还太小,全国第二和第三名的紫光展锐和豪威科技,其营收体量也只有海思的20%左右。
(八)贸易战与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
1. 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决心不够
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 ,微信只用在全球华人市场,太可惜了,我们的APP应该出海,我们的生态发展也会更快一些。当华为在中国还很小的时候,就出海了,做到了海外第一,在海外的市场远远超过中国。 中国互联网公司决心不够 ,其实在国内做的好,在海外也一定能做好。
2.海外发展
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的年报,其来自海外电商的收入为277.25亿人民币,增长33.2%,是很不错的增长水平。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向海外,势必会挤压美国核心的ICT产业的发展空间,要知道2019您美国市值最高的10家企业,前五家都是ICT公司(微软,苹果,谷歌,FB,亚马逊),这是关系到财路的问题。因此早晚也会受到美国的打压,但是走向海外是必须要走的路,而且早点走比晚点走要好,一群企业走比一家企业走要好,只有一家企业出去,容易被美国单点打击,而一群企业走出去了,反而会安全很多。现在华为阿里巴巴已经走在前面了,其他企业也要跟上。
三、从借鉴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贸易战
(一)中美贸易冲突将长期化
在贸易冲突中,美国在谈判中的一些要求已经和中国的核心利益发生了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发生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无解的冲突。美国的一部分代表性观点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冲突是根本性的,中国的力量上升就是对美国地位的削弱甚至毁灭。这种代表性观点认为中美冲突已经超出经济层面,因此必然导致双边较强烈度的冲突,甚至这一冲突可能扩展到经济领域以外的各个方面。反过来,类似的观点在中国也有一定代表性。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则中美贸易冲突必将无解,我们只能看到双方关系紧张程度的不断升级、甚至失控。
第二个层面是有解的冲突。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主要包括:中国如何实现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攀升?中国经济地位上升的方式、手段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接受?中国是否存在非市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事实上,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也有类似的困惑和疑虑。在此基础上,美国方面所关注的中国强制技术转移、市场准入、不合理的补贴等问题,部分可能是存在误解,同时也可能是中国政策确实存在改进空间。总体上,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和解、共识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二)鸡肉贸易战的借鉴
2015年的美国禽蛋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报告指出,从1月到6月,美国禽蛋出口总额降至24.0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63亿美元,降幅达13.8%。2015年1月12日,美国农业部表示因担心禽流感传入,中国已经禁止进口美国禽蛋以及禽肉产品。美国农业部以及美国禽蛋出口协会表示,所有在1月8日之后从美国船运出口的禽类和禽肉制品将被退回或者销毁,鸡肉粉也在被禁止进口之列。5月14日,中美双方主管部门就有条件恢复美国鸡肉粉、全水解羽毛粉对华出口达成协议一致,并签署新的议定书和卫生证。
这种贸易条件对中美两国的家禽产业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据美国禽蛋出口协会收集的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美国禽肉产品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进口巴西禽肉量大幅上扬,跃居第一。禽产品不仅仅包括肉品,还包括种鸡、种蛋,中国对于美国祖代种鸡的依赖度是很高的。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中国自主育种,国际育种公司或在中国建设肉鸡原种场。
(三)日美贸易战对日本的影响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日美贸易战,最终以日本失败告终。
①是广场协议限制了日本政府调控经济能力。针对日本贸易从上世纪70年代起持续扩大的顺差和美国贸易严重失衡,逆差占到GDP6%以上。1985年,美国主导西方五国在“广场协议”上签字。五国同意联手干预外汇市场,让高估的美元实现软着陆,以及继续维护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此后我们看到日元连续10年升值,从240日元比1美元升至79日元比1美元,升值幅度达67%。其间,日本政府一直坚守“广场协议”,维护美元地位,明知美元资产在贬值,也不得不指导日本企业大量购买美元资产;明知经济有些过热,却不能收紧银根,结果刺激日本经济过度扩张。同时,由于日元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及升值预期,使得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日本,内外资金大举进攻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疯涨,产生泡沫经济。显然,遵守“广场协议”,捆住了日本政府的手脚,导致经济有所失控。
②是“广场协议”堵住了日本经济复苏出路。美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走势,不仅一直削弱日本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隐含某种特殊目的。在1993年和1995年日元急剧升值的高峰期,正值日本经济依靠出口带动恢复的关键时期,而出口增速回落,日元升值速度也回落。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始终在主导干预外汇市场。
③是“广场协议”让日本忍受损失却不能自主避免。美国金融机构掌握了大量国际流动资本,响应美国政府政策干预信息,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带头大量卖出美元、买入日元或其他货币,实现美元贬值。这意味着美国机构在不断地卖出贬值资产,买入升值资产,实现新增资产和既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日本政府必须按照协议,指导日本金融机构适当进行反向操作,即放弃购买升值的日元资产,去购买正在贬值的美国国债、股票、房地产等,眼睁睁地看着新增和既有海外资产不断贬值。
四、有效应对贸易战的对策思路
(一)在海外产能布局完善,以强大的海外生产能力避开美国的关税壁垒
大企业可以通过海外设厂来规避,在中国之外的落后地区比如东南亚设厂,实现异地出口,合理避免关税。或者通过行业组织,统一集资在东南亚建立统一的集散组装工厂,最大化的避免单独设厂的巨大投入和风险,最大化的降低运营成本。如梦百合的塞尔维亚、西班牙、泰国的生产基地已具备投产并向全球供货的能力,裕同科技已在越南、印度和印尼布局多个生产基地,赛轮轮胎的越南工厂上半年贡献公司盈利的64%。
(二)国内市场潜力较大
1.中国的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是消费的重要来源。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它解放了大量资源、大量资金,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人们在进城的时候实际上是带着储蓄来的,成为城市居民之后,释放了大量的支出或者消费。
2.国家进行减费降税
税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少征点税,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表面看来国家税收可能有所减少,但实际上税基扩大了,税收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
部分出口商品可以通过出口转内销进行消化。
(三)向企业的行业和当地政府寻求帮助
通过行业协会或当地政府支持,出口美国产的获得贸易战专项补贴,以及在此段发展转型期获得相对宽松的政策支持。
(四)加强出口引导,帮助开辟市场。
积极组织我区企业参加专业展览会或经贸活动,开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指导协助企业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调整贸易结构、内外需求和内外供给的结构,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五、结束语
虽然贸易战使得中美企业承压,但贸易战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中国企业竞争力会在贸易战中再度加强。面对这次贸易战,无论对国家和企业来讲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充满着挑战,迫使企业和国家政府承担着贸易带来的压力,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机遇,让企业和政府明白自身弱点,从而可以根据 自身不足,不断创新,提升自身实力。同时,政府也可以根据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根据国家基本国情,增强国家的税改方案,增强企业的贸易风险意识和应对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蔡兴、刘子兰: 《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贸易逆差》,《国际
贸易问题》2012 年第 10 期。
〔2〕戴翔、张二震: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发展道路再思考》, 《经济学家》2018 年第 1 期。
〔3〕洪银兴: 《进入新阶段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中国工业经济》2017 年第 5 期。
〔4〕廖泽芳、李婷: 《汇率传递异质性对中美贸易失衡的解释》, 《世界经济研究》2017 年第 7 期。
〔5〕刘志彪: 《攀升全球价值链与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
群———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体会》, 《南京社会科学》2018 年第 1 期。
〔6〕孙继山: 《中美经贸向何处去? ———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及贸易战应对选项的分析》,《国际贸易》2017 年第 11 期。
〔7〕朱维巍: 《究竟谁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因———来自中美
分行业产品异质性视角的经验证据》,《世界 经济研究》
2014 年第 9 期。
〔8〕韩哲,贸易战近忧,科技战远虑[N].北京商报.2018-04-19
〔9〕余淼杰,“以小战换大和”应对贸易战[N].中华工商时报.2018-
04-17
〔11〕董小君,以“非常规性策略”应对中美贸易争端[N].中国经济
时报.2018-04-17
〔12〕韩哲,中美大国关系应有弹性[N].北京商报,2018-04-09
〔13〕吴秋余,美国为逆差大打出手是缘木求鱼[N].人民日报.2018-04-06
〔14〕赖佩琦.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DOI:10.14097/j.cnki.5392/2018.13.018
〔15〕朱维巍. 究竟谁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因———来自中 美分行业产品异质性视角的经验证据[ J ] . 世界经济 研究,2014,(9):41- 48.
〔16〕保罗·沃尔克,竹天丰雄.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 人民币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32-137.
〔17〕余永定.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J]. 经济导刊,2019,(1):71- 75.
〔18〕朱民,缪延亮. 从双边和多边的视角看中美贸易[J]. 国际经济
评论,2018,(4):24-34.
〔19〕王乾筝.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与应对 经济论坛2019年8月 第8期
〔20〕王旭阳.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经贸关系在摩 擦中前行[ J ] . 现代管理科学,2018,(2):5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