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 对我国企业融资若干问题的探讨(二)
金融论文资料
|
财务管理
|
会计专业
|
国贸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电子商务
|
会计论文
|
财务论文
|
金融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营销论文
对我国企业融资若干问题的探讨(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论文
对我国企业融资若干问题的探讨(二)
总体
长期银行贷款
73.5
民间借贷
55.3
银团贷款
14.9
引入私募股权
10.5
发行短期融资券
3.0
上市
2.9
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1.7
发行可转债
1.7
表一:企业2007~2010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
大型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从不同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融资方式比较多元化,其中包括:“长期银行贷款”(82.4%)、“民间借贷”(19.2%)、“银团贷款”(16.5%)、“上市”(16.1%)、“发行短期融资券”(12.9%)、“引入私募股权”(12.2%)、“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11%)等。相比之下,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分别为78.4%和67.7%)、“民间借贷”(分别为48.3%和67.8%)、“银团贷款”(分别为15.7%和14%)、“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分别为11.8%和9%)。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48.3%和67.8%)。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长期银行贷款
82.4
78.4
67.7
民间借贷
19.2
48.3
67.8
银团贷款
16.5
15.7
14.0
引入私募股权
12.2
11.8
9.0
发行短期融资券
12.9
2.4
1.7
上市
16.1
2.7
0.7
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11.0
1.3
0.5
发行可转债
6.3
1.2
1.5
表2:企业2007~2010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规模分,%)
国有独资企业
非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
长期银行贷款
80.2
73.0
83.7
71.8
民间借贷
24.2
57.4
26.1
62.3
银团贷款
17.6
14.8
16.3
14.5
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6.0
10.8
7.7
10.4
发行短期融资券
12.6
2.4
10.7
1.6
上市
8.2
2.5
9.8
1.3
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5.5
1.5
5.3
0.9
发行可转债
3.3
1.7
4.7
1.1
表3: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差别很大
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长期银行贷款中得到较充足的资金,也会更多地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融资,再加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规范比较严格,因此国有企业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较低。
民营企业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调查发现,过去三年有七成以上(71.8%)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尽管民间金融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和较大的风险,但由于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的较高要求和资本市场的高门槛特征,使得民间金融在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调查发现,过去三年有近三分之二(62.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融资。
我国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我国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多严重问题。融资渠道过分集中、融资动机偏重短期经营、融资市场缺乏诚信、融资管理水平低下等现象比较突出,企业融资活动没有很好地反映资本增值的要求,进而对整个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资本市场功能不健全、结构不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创建了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市场结构较好地涵盖了股票、债券、基金、长期信贷等多个市场领域,市场功能包括投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创造和传输信息功能、宏观调控功能等等。
如:美国作为一个“市场主导型”的融资体系,其直接融资的地位和作用相当突出,而传统的银行业似乎一直都处在水平线上运动。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末,全美商业银行总资产仅为11.9万亿美元,而美国共同基金净资产高达10.5万亿美元,美国国内股票总市值则高达15.8万亿美元,而且美国公司债券余额更是超过了其国内股票总市值。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美国企业债券未偿余额(不含联邦机构债)约为18.7万亿美元,其中,公司债券为7.2万亿美元;抵押相关债券(含MBS)为9.1万亿美元;资产支持债券(ABS)为2.4万亿美元。
与此相反,中国仍然是一个“银行主导型”的融资体系,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规模较小。2010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突破90万亿元大关,而中国股市总市值仅为20多万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净资产总值则只有2.2万亿元,而企业债券未偿余额规模更小,只有1.3万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结构发展滞后是有其历史因素的,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早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因此特别强调市场的融资功能。通过资本市场,尤其是通过对银行、股票市场的建设来解决国企发展缺乏资金的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功能核心定位。这就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发展缓慢,市场结构极不平衡。加之我国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短视行为,纷纷将帮助国企获得银行贷款、包装上市作为协助企业摆脱发展资金瓶颈、促进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捷径。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被过度发挥,而优化资源配置等其他更重要的功能则被忽视。
无疑,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功能定位不准、市场结构不合理等严重缺陷,是诱发我国企业不良融资偏好的最重要背景。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方式缺乏弹性
在我国,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银企关系较好,相对而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大、贷款利息更高、贷款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外部扩张的资金需要。这表明,银行体系对不同企业的融资存在区别对待的现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银行执行这样的区别对待有其一定的商业合理性,由于规模优势,大型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要多于中小型企业,管理上也更加规范,此时银行信贷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另外,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大量通过非标准的民间借贷方式筹集资金,这种方式往往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借款,筹集资金又往往依赖于家族朋友关系,融资难度大、数量有限,这反映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方面存在较大限制。
在我国,中小企业吸纳了75%左右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创新环节中有65%的专利、80%的产品开发来自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建设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企业融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相偏离的问题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博弈的结果。在经济的发达国家,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要受到一系列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从而能够保证经营者各项活动包括融资活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
我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在资本市场上,大型企业大多由原来的国企改造而来,国家是企业最大的股东,却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导致企业的“管理人控制”、“人浮于事”现象极其严重。许多国有企业融资行为更多体现的是企业管理者扩大经营规模、获取私利的意愿而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风险意识较差、市场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投机炒作之风盛行,市场短期逐利动机明显。这种情况也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助长企业的盲目融资行为,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比如,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股票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近年来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金额统计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融资额来自股票融资,即配股和增发新股。就是企业融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偏离的突出表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对我国企业融资若干问题的探讨(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
下一篇
: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探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企业融资
若干
问题
探讨
【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