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再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承受着各种压力,资金紧缺、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明确了融资难的几种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困境 建议
【正文】: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再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的六成和四成左右,在流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近年提供的就业机会约占全社会的75%,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此就业。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尤其突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3%;而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股权融资占到18%。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也提出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商业银行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紧缺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种表现
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承受着至少来自四个方面的压力:一是融资渠道不畅;二是市场秩序混乱;三是苛捐杂税太多,企业负担过重;四是一些经营者知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和国际竞争需要。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是:
(一)企业迅猛发展与新增贷款逐年递减形成明显反差
一方面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融资渠道不畅、借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金融机构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逐年递减。
(二)中小企业相对集中,融资十分困难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分布于县域,在地方经济中举足轻重,但由于其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不规范及负债多、积累少、竞争力不强,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
(三)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结构性差异
尽管中小企业贷款难带有普遍性,但也存在着结构性差异。改制、民营和经营良好的企业,资金基本能自求平衡,一般不需要贷款,也就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经营不好、前途暗淡的企业,资金缺口较大,虽然迫切需要贷款,但自知不具备借款条件,很少申请贷款,地方政府也极少为其呼吁,因此从现实意义上讲,也不存在“贷款难”问题;目前尚能低水平运转、且预测有发展前景,但资产负债率过高、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贷款需求非常强烈,地方政府也积极为其呼吁,此类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借款难企业,一般占全部中小企业的40%左右。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004年5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小企业中做大的企业融资困难已得到了缓解,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既有政策原因,也有法律原因;既有银行治理及业务拓展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和交易习惯方面的原因;既有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原因。
(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在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