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国有商业银行不应该全部从县域经济中退出。农业银行不管怎么样改革,都应该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保持在中国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农业银行的县支行应该是其经营的重心,县支行应成为其经营的主体。农行经营重心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重大差异在于,唯独它必须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以一个省或经济区为法人单位的农业银行,就可以建立总行对县支行的两级管理体制,实现法人银行对县支行的直接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农行的管理效率。
4、 农业银行实行控股公司下的子公司,有利于促进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农业银行实行控股公司下的子公司后,区域性农业银行成为独立的法人银行,即使不符合上市条件,也可以先吸收社会法人股,根据自己的不同条件进行不同形式的股份制改造,这会促进农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加快按照现代金融企业改革的步伐,尽快达到上市的标准。农行的分区域股份制改造思路,可以为我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打开通道,在短时间内实现银行业对国内民营资本的开放,这对农业银行的改革和民营资本的发展有产望产生巨大影响。
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应注意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规范化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转化成的股份制企业,有许多是不规范的。事实证明,不规范的股份制是很难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因此,为了真正转变经营机制,建成现代化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将实行的股份制,都应该是规范的。而股份制要真正规范,起码条件就是要充分发挥股东代表大会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股份制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凡关系本银行全局的大事,都必须由其讨论通过。换句话说,就是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化为股份制银行后,政府应把原来在该银行的业务决策权、经营管理权,转让给股东代表大会及其经常办事机构董事会。
是不是关系本行全局的大事都通过股东代表大会就可以实现规范的股份制?回答是还不一定。问题在于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当前只能实行国家绝对控股的股份制,即国家股权在整个股权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为75%以上,最少也会在50%以上。而人们知道,股东代表大会表决问题是以股东持有股票数量计票的,因此在国家绝对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股东代表大会决定问题时实际上仍然是国家股权代表一人说了算,即使重大问题由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同国有独资银行决定问题的机制还是差不了多少,从而仍然无法使股份制规范起来。只要创造性地运用股份制表决问题的规则,处理好国家股权同其他股权在股东代表大会上的关系,使其他股东在决定问题方面享有必要的地位,才可能在国家绝对控股的条件下实现规范的股份制。建议在(国家绝对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股东代表大会上,国家股代表要尊重其他股东的意见,除重大原则问题,如关系到银行性质和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要发挥控股权作用外,在其他问题上,应尽可能听取和尊重其他股东的意见。还可考虑由国家明确规定:哪些问题国家股代表使用控股权;哪些问题不使用控股权,表决时国家股折半计数。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监管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监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监管是否合理、到位,是涉及到股份制银行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首先,对银行的监管应该按照相应的法规进行,监管的范围和力度应该是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合法性和安全性而进行的常规性监管工作,不应因为宏观政策需要而实行过分监管。在监管方面应该包括指导性监管和强制性监管,利率、汇率方面的监管今后应该通过市场进行间接指导,而在金融制度方面的监管必须是强制性的。例如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标准,接受国家审计部门审计,接受税务部门的检查。其次,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范围过于狭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问题。现在把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限定在存款和贷款方面实际上隐藏了很大金融风险,束缚了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对于公众的存款,银行目前只能交给企业使用,甚至由个别经营者支配,必然存在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不可抗拒风险,这些风险实际上最终都转嫁给银行来承担,而银行只能通过贷款方式经营公众存款,不良贷款自然很难控制。在企业资本多样化之后,应该尽快允许商业银行进行证券、外汇、信用和其他多形式的投资,允许经营保险以及国际上商业银行通常允许经营的金融产品。银行可以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安全原则合理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这样,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商业银行和银行股东的正当利益,又有利于规避风险。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自身经营管理问题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完成后,目标是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更艰巨的任务是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进行变革。一是从经营指导思想上由过去的计划趋向转变为市场趋向,建立适应于市场竞争需要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与考核制度。二是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市场化机制招
聘和使用人才。要打破“官本位”的的思想,取消干部行政级别,不拘一格降人才,职务能上能下,岗位能进能出,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分配基础的酬薪体系。三是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环境,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内控体系,不断提高风险的自我防范与自我控制能力。四是合理布局机构网点、对分支机构进行精简和重组,按照利润中心的要求来建设基层支行和营业网点。
参考文献:
[1] (^论文) 王元龙: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金融研究》 , 2003年第一期
[2](^论文)晏正君: 《国有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金融科学 》, 2004年第一期
[3](^论文)张建国: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研究》,《金融论坛》, 2004年第三期
[4](^论文)张冶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改制上市的方式选择》,金融论坛 2002年第三期
[5](著作)(美)戴维.罗杰斯:《商业银行的未来》,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版。
[6](^论文)董兴斌:《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问题》,《金融改革》2004年第2期,第17页。
[7](^论文)作者:詹向阳:《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模式分析》,《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2月19日第六版。
[8](^论文)作者:陈彩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难度》,《现代商业银行》,2002年第8期,第28 页。
[9](^论文)作者:李晓: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应注意的问题》,《金融时报》,2004年2月25日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透视(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