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真正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应具有一定水准的业务素质和价值观念,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保证客户资金安全,能真正地为客户进行长远的投资理财设计和短期投资操作的指导。 以一批合格的个人理财师充实银行的理财队伍,应是在三、五年内必须完成的迫切任务。由于国家分业经营的政策所限,目前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都只能在理财的初级阶段小做文章,即便拥有理财专家的外资银行也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正给了我们一个学习和紧跑几步努力追赶的机会, 所以应抓住外资银行准入之前这段有限的时间, 尽快提高我国个人理财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批能够综合理财的理财专家,不断完善客户经理制,使我们从人才到机制上都能够真正和国际接轨。
(六)积极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建设和培育。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建设和培育,即包括政策环境的建设与培育,也包括市场环境的建设与培育。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另外,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户理财,只能给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从总体的情况看,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概念相对比较窄小。
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格局还未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能较好地融入现行体制,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
银行在组织架构上和业务分工的重组中,要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银行应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和要求,专门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
(七)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技术性研究。有关调查显示,主要由于存在着以下四方面的原因,导致90%以上未经专家理财的家庭存在财务不合理的现象,因而他们普遍希望专业性机构能够提供关于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的最佳组合方案。这些原因分别是:一是自身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难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财方案;二是按照自身的水平,很难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必须借助专业金融人士的帮助;三是专业的金融机构在信息、设备方面有优势,能为自己提供便利;四是由专业的机构指导个人理财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根据上述客户普遍存在的个人理财业务需求,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技术性研究包括:
1、要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内容的研究及客户个人理财业务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一般讲,由于在人生的不同理财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各自特点,并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的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方案具有十分现实的可操作性。换言之,在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等不同阶段中,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或保值的愿望,这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
2、要确保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充实,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个人理财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首先,投资品种将真正多元化,家庭将面临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次,信用消费将大大普及。我们的生活将因个人信用的建立而发生巨大的改变,通过信用将长长一生的消费均衡安排;再次,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将得到推广和普及,人们将会逐渐普遍认同并接受个人理财服务。因此,个人理财业务将不再是简单的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国债咨询,而是真正的使客户资产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于客户而言,科学理财不仅仅是安排好柴米油盐,而是把钱财及相关事务纳入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一般而言,科学理财理念意味着给客户带来如下观念上变化:⑴在考虑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如何增加收入。即通过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资产的优化组合,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⑵在有计划提高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怎样减少不必要的支出;⑶可以提高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⑷可以储备未来的养老所需。而所有这些,都将在银行为不同群体客户提供差别化理财方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初始阶段,与国外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还是简单的、表面的。因此,从为客户提供以差别化服务为手段的理财建议到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投资咨询义务到成为代客投资理财,需要得到政策上、技术上、环境上、人材上多方面支持和配合,特别重要的是:当前,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已成为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中之重。
积极行动将会占有先机,迟疑半步也许会望尘莫及。竞争的时代,给我们挑战更给我们机遇,个人理财业务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勃勃生机吸引我们去认真探索,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张立新: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刘忠: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浅析》,《广西金融研究》,2003年第12期。
冯民宇: 《不断开拓个人理财业务》,《中国城市金融》,2004年第5期。
贺宁毅: 《国有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西安金融》,2003年第9期。
章军: 《个人理财业务漫谈》,《中国城市金融》,2004年第5期。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