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Bank on Networks)又称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On Line Banking),是指银行利用因特网技术提供银行服务的活动,是因特网技术与现代银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银行服务,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动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因特网时代的银行服务运行模式。(注1)
这种全新的为客户服务的方式,可以使客户不受地理、时空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够在家里、办公室或旅途中方便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了解各种信息及享受到银行的各种服务。在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网络银行将取代现有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而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经营手段,这将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目前,网上银行存在两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一种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纯网上银行(亦称虚拟银行)。之所以称之为“纯”,是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钢筋水泥的营业大厅和庞大的分支机构将不复存在,所有的业务都依赖互联网来完成,如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FNB);另一种是在传统银行基础上,将银行业务拓展到互联网上完成,从而使得有限的营业网点通过互联网延伸到无限的客户中去,如Wells Fargo银行。后者是目前大多数网上银行所采取的模式,而前者则是未来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
(二)网络银行的特点
网络银行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作为现代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1、网络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
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增设分支机构曾是聚集廉价存款,进行规模扩张的极富竞争力的手段,然而在网络经济时代,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站点的方式,很便捷地设立虚拟的营业网点。网络赋予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相同的发展空间,网络银行依托无边无界的因特网,不用设任何分支机构就可以将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正如花旗银行总裁约翰里德所说“如果有谁认为今天存在的一切都将永远真实存在,那么他就输定了。”(注2)而正是网络银行可以依托无边无际的因特网,为银行少设或精简分支机构提供了可能。
2、网络银行降低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成本
首先,网络银行的应用可使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根据Booz Allen和Hamilton公司的调查结果,互联网银行的经营成本仅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约占经营收入的60%。其次,网络银行的应用可使商业银行降低开办分支机构的成本。一般而言,开办一个网络银行所需的成本为200万美元,而建立一个传统的银行分支机构需要500万美元的成本,外加每年35-50万美元的经营成本。再次,网络银行的应用可降低商业银行的清算成本。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清算的每笔成本为13美分或更低,而在银行个人电脑软件上处理一笔交易的成本为26美分,电话银行服务的每笔成本为4美分,银行分支机构服务的每笔成本为108美分。(注3)
3、网络银行经营管理不受时空限制
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把整个社会都紧密地联系起来。网络银行通过INTRANET和INTERNET,一方面实现内部经营管理一体化和敏捷化、决策层和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执行部门收集到的客户信息能即刻反映到决策部门,决策部门据此迅速反应,从而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网络银行是一种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提供金融服务的全天候银行,因而网上客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取得银行服务,而且一笔交易往往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效率。
4、网络银行有利于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目前,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CRM的逐步兴起,将可能出现客户期望值越来越高,忍耐度越来越低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网络银行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互动性、敏捷性,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甚至可以只是针对某个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其需要的金融产品,成为真正的“个性银行”。随着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上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大量增加,网络银行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发出更多新兴的金融服务,例如网络购物、网络缴费、电子钱包、网络证券服务等。在网络经济时代,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资产,而是客户数量及其对银行的忠诚度。银行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做到使客户满意,使优质客户更满意。网络银行不仅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动态化和细分化,而且还可以减少客户“过马路,排长队,看脸色”的不便或烦恼。通过网络银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银行不可或缺的发展客户的手段。
5、网络银行能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随着高科技手段不断在银行中的应用,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成为决定银行生存发展的关键。无论是超级航母式的商业银行,还是小巧玲珑式的商业银行,在互连网上都是平等的,任何银行都有机会在网上扩大市场占有率。银行发展靠的不再是网点,资金,而是靠先进科技增加的竞争力。由于网络银行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能够以其特有的优势吸附客户,能够创造业务发展生机,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够树立良好的银行形象。因此,网络银行成为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强有力的手段。
二、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
网络银行以其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成本低廉,快捷方便等明显优势,迅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正在融入到这股势不可当的潮流之中,大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
(一)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目前,网络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点。中国人民银行将建成以金融信息化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现代化的支付体系,实行中央银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尽快赶上并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信息化的水平。目前我国的电子金融结算系统连接着600多个地面卫星小站和1000多个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县,平均每天往来业务9万多笔。(注4)同时,为了解决网络银行的支付安全性问题,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于2000年6月成立,其职责是给电子商务中各个实体颁发统一的、难以造假的电子证书,并负责检验、管理各方参与者身份的真实性。这对电子商务、网络银行业务的顺利应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对互联网产业的法规管理方面,我国已相继颁布实施了《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草案》也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上述法规的出台对于我国电子商务及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法律规范和保障。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状况及特点
随着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条件逐渐成熟,随着因特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打开了“虚拟之门”,产生了网络银行的新模式。自1997年2月招商银行首开网络银行业务之先河以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陆续推出网络银行业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拥有了具有支付功能的网上银行。目前中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企业与个人客户超过1000万户。AC尼尔森公司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上银行用户已由2000年下半年的90万人增加到2002年底250万,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1.4亿。(注5)
我国的网络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我国网络银行独有的特点:
1、网络银行形式都是分支型网络银行,其业务基本依赖于母行,尚无纯网络银行。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主要的商业银行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也很短,很快就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络银行的转变。
4、跳跃性发展。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络银行,一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内部网络电子银行阶段和网络银行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经历内部网络电子银行的发展阶段,直接由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进入网络银行发展阶段。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