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企业是运用货币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二者从产生之日起就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谁也离不开谁。尽管银行和企业的历史演变有所不同,但二者建立在信用和契约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合作、相互选择的关系始终不会改变。从道理上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银行和企业应该携手并进,共创辉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银企间种种不正常的现象时有发生,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十分必要。具体安排如下:
一、我国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1、银行对企业有三怕。
2、企业对银行有三怨。
3、政府部门有三难。
(二)产生的根源
1、从银行来说,由于体制改革滞后,银行存款呈硬约束而贷款呈软约束造成了潜在的债务危机。
2、从企业来讲,多数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亏损甚至倒闭。
3、从政府来讲,政府职能转换滞后,行为不规范,对银行和企业的主体地位随意进行干预。
二、银企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冲突性及新型银企关系的表现
(一)从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看银企之间的利益一致性与利益冲突性
(二)新型银企关系的表现
1、银企双方是等价交换,双向选择的买卖关系
2、银企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利关系
3、银企是携手前进,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
4、银企是共同维护社会资金资源的群体关系。
三、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几点设想
(一)政府作为经济运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抓住“核心”和“基础”,不能光靠行政命令,应该通过“五个支持”,当“红娘”架“鹊桥”,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更直接的服务。
1、 支持增强社会整体信用观念。
2、 支持银行依法合规经营。
3、 支持银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支持促进银企关系。
5、 支持减轻企业的负担。
(二)银行作为经济运行的枢纽,面对高风险、低效益的困扰,如何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克服暂时的困难,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 正确处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2、 正确处理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3、 正确处理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4、 正确处理防范化解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在发展中求生存、创效益,资金需求是最大的难题,如何争取银行的支持,力争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产出,应积极做到“三个正确”。
1、 正确认识信用问题。
2、 正确看待资金需求。
3、 正确维护银企关系。
【摘要】:
本文从我国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根源入手,指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银企关系被扭曲成“依赖与恩赐”的关系,根源是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惯性影响的结果,是体制转轨过程中秩序混乱造成的。接着通过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分析了银企之间的利益一致性、利益冲突性及新型银企关系的表现。最后分别从政府、银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银企关系、政府行为、信用、契约 关于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