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本文以“过度竞争论”为指导,探讨企业“价格战”的实质和根本原因,以不同行业的“价格战”历史为例,分析“价格战”的利弊,并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有关建议。具体安排如下:
一、“价格战“的实质和根本原因
(一)、“价格战”的实质是“过度竞争”,“过度竞争”的定义
(二)、“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
1、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生产总量供大于求,出现结构性失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2、生产集中度低、结构雷同、商品同质化严重。
3、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4、企业退出障碍,“价格战”的失败者只能背水一战。
二、“价格战“的利和弊
(一)、“价格战”之利
1、“价格战”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迫使企业在向市场要规模效益的同时,进行内部挖潜,提高生产效率和和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创造新增市场。
3、通过价格经济杠杆,实现产业资源和企业资源配置的自由调节功能,整和资源。
4、是新入者高效的开拓市场方式和打破垄断、实现企业生存和扩张的重要手段。
5、“价格战”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二)、“价格战”之弊
1、使企业难以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并导致全行业收益水平下降,削弱行业整体竞争实力。
2、导致了大量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政府监管、社会管理成本的上升。
3、“价格战”实际是企业的一种惰性,使企业不愿或者忽视技术开发和创新,忽视管理和服务创新,削弱企业的品牌形象。
三、符合“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行业“价格战”存在合理空间。
四、企业应认清形势,知己知彼,慎用价格手段,注重非价格竞争。
(一)、优化产品结构、靠技术差异化走出价格竞争
(二)、产品概念创新走出价格竞争
(三)、、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避开价格竞争。
五、政府及行业组织应有所作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摘要】:
本文以“过度竞争论”为指导,探讨企业“价格战”的实质和根本原因,以不同行业的“价格战”历史为例,分析“价格战”的利弊,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过度竞争、可竞争市场理论、价格战、产业组织。 关于产品“价格战”利弊之分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