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从2005年7月21日调整开始,显示了我国政府重视的是可控性和渐进性。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来看,人民币还存在着不小的调整压力,这会给企业的对外贸易业务带来汇率风险和不可控性。汇率改革对相关市场和主体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对具有外汇收支业务的进出口企业,拥有外币资产和负债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不同行业产生差异影响:一是人民币升值所引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中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各个业不同的发展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二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改变不同行业内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其经营业绩,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具有高流动性和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比较有利,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由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外贸企业、影响、策略
【正文】: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此次改革证实了温家宝总理年初在两会上提出的“出其不意”的决策,此次人民币升值正是国际国内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一部分国际热钱撤出我国之时。此举体现了中央高层驾驭重大经济改革、应对国际复杂环境的谋略和智慧,但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短期内弊多利少,长期来说利多弊少;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影响较小,低附加值出口商品影响较大;专业外贸公司所受影响大于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总的说来,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进一步压缩我市出口商品的利润空间、出口竞争力削弱,但有利于企业进口。这一举动,应起了国内外许多方面专业人士的热烈讨论。我仅在本文讨论在汇率制度进行这项重大改革以后一年来,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了。可是,我在文中需要先阐述一下,为什么人民币在千呼万唤中最终做出了放弃多年来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改为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从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说,特别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看,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利率。利率作为一国借贷状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决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对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高利率国家发生资本流入,低利率国家则发生资本外流,资本流动会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对外汇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该国货币贬值;第二,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所谓国际收支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它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如果货币收人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便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上升,反之,该国货币汇率下跌;第三,通货膨胀。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的缓解会使汇率上浮。通货膨胀影响本币的价值和购买力,会引发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进口商品增加,还会引发对外汇市场产生心理影响,削弱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这三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本币贬值。
(一)利率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
利率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利率是资金交易的价格,它的高低对投资者来说,决定其在国际间投资的收益水平。当各国货币的利率(主要指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出现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追求较高的收益,必然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投放到收益大的国家去。这势必影响不同货币的供求,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二)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中期因素
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波动的中期因素。一国的国际收支直接决定着该国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的收人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供给,如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以及资本的流入等;国际收支的支出项目形成了该国的外汇需求,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以及资本的外流等。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储备增加,使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外汇储备减少,使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外汇的供求就会直接影响汇率的变动。
(三)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的。物价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商品市场的体现,通货膨胀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的下降。因此,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就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中的主导因素。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密切联系的情况下,一国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就必然反映在经常账户收支上。具体来看,高通货膨胀率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的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造成进口增加。
总之,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利率水平是影响汇率波动的三个基本因素,但并非是全部因素。经济增长率、政府干预、政治局势、市场预期等都会引起汇率的波动。政治局势的变化一般包括政治冲突、军事冲突、选举和政权更迭等,这些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有时很大,但影响时限一般都很短。总之,汇率变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等,而各个因素之间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并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各个因素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国家也起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我要提及的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以及日本货币升值的案例都会证明这一点。
二、 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
(一)国际因素
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呼声来自美国和日本。近年来,世界经济一直处在相对低迷的状态,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在这种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在巨额贸易赤字的压力下,布什政府放弃了前任的强势美元政策,从2002年开始,美元走向了持续贬值。由于美国经济迟迟难以复苏,而美国又怕持续的贬值遭到其他国家相应的报复,并且也不愿意单方面承担美元贬值的代价,所以由自身的贬值转而要求主要贸易国货币升值,特别是对中国和日本。
再加上,中国这几年经济增长逆风飞扬,出口强势增长,对美国贸易持续顺差,外商投资源源不断,外汇储备一再创出新高。而日本经济已经焦头烂额,出口部门成为了日本唯一有竞争实力的部门,日本担心日元升值对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和日本都把矛头指向人民币。日本宣称中国向外输出通货紧缩,美国则号召中国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其真实动机都是希望中国承担世界经济调整的沉重成本,保护自身的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利益。 在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