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东亚各国纷纷开展对外合作,东亚各国间的联系日渐紧密,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初步建立。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果分析,以及对东亚内外部环境的探讨,文章认为:只要我们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开放的基础上,实施产业调整,充分利用东亚自由贸易的优势,进行互补,那么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将是十分可行的,不仅对中国的经济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会促进东亚各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推动亚洲经济的腾飞。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正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面对挑战,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的贸易往来转向包括贸易、投资、金融等多种形式合作,从强调中国特色逐步与世界接轨,对外开放取得了一定成绩,经济发展迅速。在建立区域经济集团的大潮中,东亚各国纷纷开展对外合作,东亚各国间的联系日渐紧密,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初步建立。但与欧美等地区相比,亚洲各国并没有形成核心力量,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不仅可以使东亚各国发挥各国优势,进行互补,又可以与欧美贸易集团相抗衡,在未来的发展中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从而促进亚洲经济发展。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劣势,结合本国特点进行调整,促进贸易区的建立,进而在世界的舞台上章显“亚洲的声音”!
一、 世界经济合作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既向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共同参与世界经济整合。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种新的现象,是在逐渐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各国经济进一步加快,逐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过程。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贸易全球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信息全球化。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经过长期的发展,作为国际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贸易也越来越表现出“相互推动有相互制约”的全球化特点。与此同时,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同时存在。在过去的几年里,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各国深深体验到了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风险。同时全球化的巨大优势也给世界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给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以及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贸易网也再不断地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信息技术和产品贸易等新兴领域延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国都越来越多地把生产的产品投向世界市场,同时,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料到21世纪初期,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并驾齐驱,对世界经济发展及世界的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6种形态。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了80年代后半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经济区域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域经济集团迅猛发展,形成了以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共体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组织,并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老越重要的地位。
二、自由贸易区的含义及理论
(一) 自由贸易区的含义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态,主要关注的是贸易。 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互相减免关税,尽可能大的消除贸易壁垒,使各成员获得比较利益。但每个成员仍保留各自的对非成员国的独立关税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区的内涵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其内容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十分迅速,几乎遍及全世界的各个地区。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属“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目前,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区范围的,如东盟自由贸易区;另一种是双边的,如日本新加坡的紧密经济关系,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它与两个国家之间的还有不同)等.
(二)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1. 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内成员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与其覆盖范围成正比,但是成员主体越多,达成完全一致的难度同样会明显加大。相互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许多问题上的差异都可能成为多边谈判的“瓶颈”。 因此,许多国家建立FTA一般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首先从双边谈判开始。例如:我国与东盟整体的FTA谈判;日本在与东盟建立FTA关系时采取了多边与双边并进的策略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