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创立之初就建立培训文化。
培训文化的建立最好的时机是在企业创立初期,当企业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打造一个学习、开放交流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日后的培训工作都有益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数的增加,公司的初创人员可以将这种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使整个企业都拥有这种文化。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在初创时期,在生存和绩效方面的关注多过文化的建立,这也就让后期当需要进行培训时困难重重。
2.企业要提倡和鼓励“能者为师”,形成学习型组织机制。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每个人身上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如果企业形成一种能力评估机制,每个具有特殊才能的人都可以在企业内部成为人师,发挥所长,则企业的学习气氛就形成了。比如惠普中国公司就推行导师制。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给他们安排导师,而每一位导师培育新人都可以获得企业的嘉奖,助长了导师和新人良好的培训学习气氛。鼓励有才华的人,主动担任企业内部导师,可以获得更佳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这样人人好为师,人人乐为师,以师为尊,则企业的学习氛围就好了。
3.企业高管、总裁要主动带头学习,形成上行下效的学习风气。
许多企业的老总,民营企业家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不参加学习。虽然嘴上说很重视培训,却自己没有身体力行,带动全员学习。联想集团是中国学习型组织的标杆。联想人力资源邓总在培训高峰论坛上说到:每年和杨元庆都要亲自走上讲台给新员工和老员工上课,每年都会发动读书会,前几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基业长青》这本书,柳传志请人力资源部买回来上百本,让每个高管人手一册,读完后组织读书活动,他自己第一个上台进行分享,杨元庆紧跟其后,这样的董事长和总裁给了团队最好的榜样,才有今天学习型的联想。
4.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倡导企业学习分享的氛围。
乐于学习,乐于分享,乐于奉献,是企业一种好的学习举措。人人分享快乐、人人分享知识、人人分享成长,必定促进企业更大发展和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分享带来的效应往往能够使原有的效果成倍增长。当每个员工都能打开心扉时,也就能发现别人的心扉也是敞开的,分享就开始了。所以,分享可以产生创造力。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要组织内部形成一种有利于分享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团队分享是一种建设性的、有利于共同发展并最终达成共赢的学习方式。
企业的学习力即是竞争力,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竞争力提升的润滑剂,催化剂。企业的每个人都要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去奉献自己,去燃烧自己,去监督自己,形成创造有利于组织内部学习的氛围,真正打造学习型企业。
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资本、物质等有形的资源转移到对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本的竞争,员工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实践已经证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赖于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利用深厚的企业文化进行熏陶。要致力于构建整个企业的学习发展体系,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普斯.如何评估培训效果[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孙宗虎.员工培训管理实务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甘斌.员工培训与塑造[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王成.从培训到学习[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徐芳. 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巧[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张克冰.企业员工培训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7]陈冰.员工培训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8]张彤博.浅论企业内部培训队伍的组建与管理[D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
[9]易书霞.提高国有企业培训实效性的建议[J]. 中国培训,2007,(11):29-30
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探讨2013(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