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有着特殊的时代特点,特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为规避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新问题,要求企业应采取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一、知识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定义首次给予比较明确的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随着“知识经济”热遍全球,学者们不断对这一定义加以研究和完善。有学者认为,所谓“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它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新型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2]。
从上述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劳动力经济、资源经济相比较,已明显地表现出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种创新型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各企业组织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获得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思想观念创新、组织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各种创新形式成为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这样一个新旧技术更替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等组织竞争力的大小都将取决于其创新能力的强弱,一旦缺乏创新能力,它们都将失去发展的动力、存在的根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地缩短,科技进步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不创新,就灭亡”,唯有创新和保持持续的创新状态,使技术与经济、技术与产品、教育与文化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自身的优势性[3]。
(二)、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为发展战略资源,以智力资产为第一要素,尤其重视人才和知识”,它强调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储备与开发,特别是创造力、创新力的开发。因此,高科技产业及智业产业也成该经济形态的主要支柱产业,它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知识型企业员工,尤其是对人才资源的创造性、创新性有着特殊的要求。由于软件产业的发展依赖于高素质、高创新力的人才,因此有人将该产业的蓬勃兴起作为今天知识经济形成的标志。事实证明,资金已经趋向聚集有高素质人才的组织。所以,当今企业组织间的竞争已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较量。
(三)、重视学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掌握一定知识和专长的知识型人员需求大大增加,学习将为个人谋求发展最重要的途径。除了就业前的在校学习外,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和终身学习成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对于企业也一样,为适应和领先市场而不断地改进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企业也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甚至于对一个国家而言,通过学习而获取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个人的职业生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弱。此外,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全球化、知识信息化既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压力。
(四)、一种信息化经济
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经济,信息及信息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构成知识经济中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运行中,知识信息的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所受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4]。同时使得各组织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售后等管理过程中大大提高运行效率,优化了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活动的运行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是智力资源的时代。知识在其中必然受到极大的重视,在人力资源的层级结构中,智力人才处于金字塔最高层,对整个社会、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经济社会己经给传统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引来社会思想观念、收入分配、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变化,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将永远不会被忽视。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一)、开发性。任何人都有挖掘的潜力,这种潜力是一种内在弹性,人力资源如能恰到好处地挖掘出来,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对企业等组织的贡献也必将惊人。受到培训与教育越多,自身的素质越高,潜力可开发性愈强,受他人认可、表现自己价值的欲望也越强。人力资源是富有弹性的,也是富有潜在的、可开发的,企业管理者能否认识到人力资源中蕴涵的价值,对于身处激烈竞争的企业意义重大。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厘析与路径诉求(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